ID: 22885878

7.1自由平等的真谛师(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6749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自由,平等,真谛,课件,24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时间 第十一周 节次 第1节 来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7课第1框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 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学校等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自由平等的价值,增强自由平等意识,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 2.道德修养: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 3.法治观念:明确无法治不自由,崇尚法治精神,增强自由平等观念,学会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4.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 5.责任意识:初步具备从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和能力,珍视公民权利,培养责任意识,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学习目标 1.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 2.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3.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 学习要点 1、自由的意义?(99页) 2、★为什么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99页) 3、自由的内涵是什么?(100页) 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100页) 5、平等的内涵是什么?(101页) 6、★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01页) 学习重点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学习难点 无法不自由,法眼看平等。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有何感想!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 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 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引入新课,书写课题:自由平等的真谛。 设问引入,激发思考热情。 结合图片感悟自由的重要性,并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出本节课课题。 探索新知 一:认识自由 1.案例分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 归纳:自由的意义/作用 P99 2.案例分析: ①游客踩踏九寨沟景区内珍贵钙化池 ②游客在八达岭长城上随意刻画 归纳:为什么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P99-100 3.案例:不文明游览行为处罚结果 归纳:自由的内涵是什么?(100页) 4.案例分析: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 (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归纳:法治与自由的关系?(100页) 认识平等 1.案例分析: 游客被困景区,呼叫救援:同样是被困景区未开发区域,五名驴友要自行承担救援费用,王先生一家五口却不用。 结合新闻资料和下列漫画,你认为什么是“平等” ? 归纳、平等的内涵是什么?(101页) 2.圆桌会议体现出平等有什么意义? 归纳: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02页) 透过材料了解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本节课才用学生活动,互动思考。 学生结合法律资料包中的法律法规解答,并思考自由和法治的关系 阅读材料,思考平等的意义。 借助材料中的观点,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从新审视自由,认识自由,探究自由的含义 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案件中自由行使,明确依法行使权力,明确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根据导学案导学,进行自主学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以导促学。 尝试应用 1.下面这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