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6371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7章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5-1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24209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解析,练习,同步,地区,长江三角洲
  • cover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7章第2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单选题 1.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的区域之一。下图为“长江三角洲”。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长江三角洲( ) A.地处高纬度地区 B.包括浙江、山东等省份 C.东临黄海、东海 D.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 A.苏州 B.杭州 C.无锡 D.上海 3.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 ) ①长江②珠江③钱塘江④淮河 A.①②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B.①③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C.③④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D.②③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4.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 ( ) A.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以来水运发达 B.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D.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市是我国超大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5.关于长江沿江地带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②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武汉、南京、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 ③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④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自然资源向中西部转移的通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长江沿江地带自然条件表现为( ) A.沟壑纵横,气候湿润 B.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 C.有大面积热带雨林,动植物物种丰富 D.平原东西排列,各段宽窄不一,水运不便 7.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①地处江海交汇之地②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③是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反映我国南方平原地带“小桥流水人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西西伯利亚平原 9.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 (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山河相间,纵横分布 C.地处内陆,冰雪融化 D.地势低平,降水丰富 2023年1月2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智慧大脑”(一期)正式上线运行,将支撑苏浙沪区域一体化。读长江三角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长江三角洲( ) A.处长江与渤海交汇之地 B.主要地形类型为丘陵 C.河湖规模小且有结冰期 D.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1.“智慧大脑”的上线依赖于( ) A.造船工艺的进步 B.运输网络的完善 C.信息技术的发展 D.旅游资源的开发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3小时区际交通圈。读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交通线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特征是( ) A.全部位于海岸线 B.呈条带状分布 C.沿江沿海分布 D.呈环状分布 13.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 A.航空运输和城际铁路 B.地铁轨道和市域铁路 C.高速公路和海洋运输 D.内河运输和地铁轨道 14.轨道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建成后可以( ) ①改善地区生态环境②完善服务设施体系③加强内部经贸合作④缓解地区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被称为( ) A.“鱼米之乡” B.“林海雪原” C.“天府之国” D.“东方明珠” 《长江三角洲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