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学期溆浦一中期中考试 八年级 历史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从 1842 年的割地赔款到 2021 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 。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影视作品《上甘岭战役》 B.油画《烈火中的邱少云》 C.文学创作《谁是最可爱的人》 D.作战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 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上述材料阐述的是土地改革的( ) A.性质 B.过程 C.背景 D.意义 4.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由此可见( ) A.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B.制定一五计划的必要性 C.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D.发展电力工业的紧迫性 5.下表为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年 19. 1% 1.59% 0.7% 71.8% 6.9% 1956 年 32.2% 53.4% 7.3% 7. 1% 0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一五 ”计划超额完成 D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6.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被认为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因为它( ) 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历史长河中每一时期都有其鲜明的时代主题。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选项能够全面反映这一阶段历史特征的是( )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C.探索前进,曲折发展 D.文革结束,徘徊前进 8.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发展状况,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D.苏联对华经济的援助 9.表中我国农业产量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A.抗美援朝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0、小明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搜集了“政企分开”“多种所有制经济”“按劳分配”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农业合作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1.下表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1980年 1984年 1985年 事件 兴办4个经济特区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A.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12.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 命 ”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 ”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经 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该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 ) A 、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据此可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 .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 B .宣告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