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8638

3.1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课件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49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3793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9张,必修,选择性,2019,重组,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第3章基因工程 如果能得到这种到了 晚上自己能发光的树 该多好啊! 发光树 萤火虫:能发光 树:不能发光 思考:如何获得发光树 杂交育种 同种生物之间进行 诱变育种 在原有基因上发生基因突变, 产生新基因———等位基因 不定向 1944年艾弗里等人 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 化实验,不仅证明了 遗传物质是DNA, 还证明了DNA 可以 在同种生物个体间转 1961年尼伦伯格 和马太破译了第一 个编码氨基酸的密 码子。截至19666 年,64个密码子均 被破译成功。 1970年科学 家在细菌中发 现了第一个限 制性内切核酸 酶(简称限制 酶 ) 19 7 2 年 ,伯 格首先在体外 进行了DNA 的 改造,成功构 建了第一个体 外重组DNA 分 1982年,第一个基 因工程药物-重组人 胰岛素被批准上市。 基因工程药物成为 世界各国研究和投 资开发的热点。 1953年沃森和 克里克建立了 DNA双螺旋结 构模型并提出 了遗传物质自 我 复 制的 假 说 。 1967年,科学家 发现,在细菌拟核 DNA 之外的质粒 有自我复制能力, 并可以在细菌细胞 间转移。 20世纪70年代初,多 种 限制酶、DNA连接酶和 逆转录酶被相继发现。 这些发现为DNA 的切割、 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 得创造了条件。 1973年,科学家证 明了质粒可以作为基 因工程的载体,并实 现了物种间的基因交 流。至 此 ,基因工程 正式问世。 1 9 8 5 年 , 穆里斯等人 发 明 PCR, 为获取目的 基因提供了 有效手段。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 项目 S型细菌 R型细菌 菌落 表面 光滑 表面 粗 菌体 多糖 类的 英膜 糙 有无毒性 有 无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 肺炎链球菌 S型细菌 的细胞 提取物 混合 R型细菌 S型细菌 第一组 实验结论 ( 1 ) DNA 才是 使R 型细菌 产生稳定 遗传变化 的物质。 (2) 蛋白 质等其 他 物质不 是 遗传物质 混合 R型细菌 S型细菌 第二至四组 混合 只 长R 型细菌 C 第五组 有R型 细菌的 培养液 DNA酶 S型细 菌的细 胞提取 物 一 、基因工程的概述 有R型 细菌的 培养液 S型细 菌的细 胞提取 物 蛋白酶(或RNA酶、酯酶 有R型 细菌的 培养基 DNA 具有热稳定性。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DNA 的结构也会 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 ℃左右时,DNA 的结构会恢复,但蛋 白质却不能恢复。 重组 R 型细菌转化 成S型细菌 S型细菌 荚膜 加热 杀死 控制荚膜形 成的X 基因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 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基因重组 X基因吸附菌 R型细菌表面 被破坏的 S型细菌 X基因 进入R 型细 四 IIID I I 在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DNA 重组技术。 操作对象: 基因(DNA) 操作水平: DNA 分子水平 原理: 基因重 组 结果:创造出人类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意义:定向改造生物遗传特性;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光蛋白基因 水母的绿色荧 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 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 1.基因工程概念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 2.图解“基因工程实质” 萤火虫 发光基因 普通动植 物 探究一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工具酶 「问题情境」 资料1: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可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最初只能 从动物下丘脑提取,50万个羊脑才能提取5 mg。科学家以质粒为 载体,将相关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利用改造后的工程菌生产的该 激素价格降为原来的几百分之一。 (1)为什么不同生物的DNA 分子能拼接起来 提示:①D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②DNA分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双链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为什么一种生物的基因可以在另一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