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8867

第二单元 单元研习任务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32930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第二,研习,任务,课件,3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 单元研习任务 高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 课件 选择性必修 中册 语文 Learning Objective 学习目标 领会革命文化的精神实质,并认真思索革命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 01 掌握纪实作品与虚构作品分别具备的特性以及它们各自所运用的表现技巧 02 品味革命传统作品里,作者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展现出的高超技艺以及独具特色的创作风范。 03 part 01 记念刘 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一、二节-交代写作缘由 (奠烈士、醒庸人) 三、四、节-记叙刘和珍事迹 (追述生前事迹、详写遇害经过) 六、七节-教训、意义 (劝诫徒手请愿、激励愤然前行) 了解详 第一节 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交往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二节 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第三节 写白莽、柔石等人的被捕 写五位作家被害经过、作者境遇和悲愤心情 抒发悲愤心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坚定信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同:都是纪念为革命而牺牲的青年。 异:(记念刘和珍君)呼吁人们不要像庸人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忘记那些烈士,而使这个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表达了对革命的热切期待。 异:(为了忘却的记念)摆脱悲痛的重压,化悲痛为力量,以继续战斗的方式来纪念死者,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必然灭亡、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了解详 在主题上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作为鲁迅先生创作的两篇以人物纪事为核心的纪念性散文,在思想内涵、情感表达、叙事策略及文风特质等维度均呈现出丰富的对话空间。试结合文本细读,从主题意蕴的深层开掘、情感基调的差异呈现、艺术手法的创新运用及语言风格的个性彰显等层面展开系统性对比分析。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悲惨凄凉的黑暗现实。“哀痛者”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幸福者”指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这两句话赞扬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勇敢无畏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鲁迅作为一代大家,他的文字是向黑暗势力战斗的有力武器。 联系语境,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层意蕴。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魂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大”指三个女子的伟大,“从容地转辗”概括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爱,确实令人震撼。“八国联军”是1926年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两句互文见义,形神妙合,言简义丰,揭露了“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的罪行。 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伟大精神的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都是他们的夸耀,所以这里是反语。 1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②木材变成煤要付出很大代价,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表明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而没有必要为请愿流血。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