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9490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4829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练习 一、单选题 1.某航海日记有如下记录:远征司令说:“当地居民在素质和习俗上均与其他地方所遇之印度人相同……这里就是大陆,萨伊多(泉州)和金萨伊(杭州)就在吾前面一百里格(约550公里)左右的地方。”日记中的“远征司令”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这种提法( ) A.体现了全球史观下世界联系的加强 B.突出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C.站在美洲的立场上对哥伦布的肯定 D.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3.下图是2019年意大利发行的一枚银质纪念币。这是为了纪念(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15世纪末,记载这一段材料的航海家( ) A.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B.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C.绕过了好望角驶达印度 D.到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5.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以上提法的变化反映出( ) A.历史史实的扭曲 B.文明的碰撞交流 C.评价者价值判断 D.全球一体化加强 6.15世纪初,欧洲人关于中亚、东亚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所知甚少,不知道有美洲及澳大利亚。16世纪,欧洲人已摸清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非洲的整个轮廓以及南亚和东亚的海岸。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理知识的丰富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开展 D.早期殖民扩张 7.下图某地,郑和叫它古里,是前三次下西洋的终点,也是后四次远航的中转站;达·伽马叫它卡里库特,是西方人梦寐以求的东方“香料之城”。“它”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面为1518年,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的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部分内容。这反映出麦哲伦远航( ) 〇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 〇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A.皇室支持有限 B.经济效益轻微 C.殖民动机强烈 D.耗费财力巨大 9.15世纪末,一位航海家在西欧某王室的支持下率船队向西横渡大西洋,最终抵达美洲。这一航行虽未达最初预期目的地,却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以下关于该航海家及其航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的航行得到葡萄牙王室资助,以非凡的勇气带领船队首次横渡大西洋 B.他是首位抵达美洲的欧洲人,其航行标志着欧洲对美洲殖民时代的开始 C.他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对航海实践的指导意义 D.他成功抵达印度西部海岸,建立贸易据点,使西班牙垄断了东方香料贸易 10.某班兴趣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将收集的资料做了汇总整理(如下图),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居民已经开始寻找资源和可开垦的土地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寻金热”席卷欧洲,西葡两国中央集权专制政府支持航海事业 奥斯曼帝国威胁到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安全,影响双方的商贸来往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天主教传播基督教的热情极高 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西葡率先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 A.苏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