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训练:综合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1年,人民解放军分路自西康、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出发进驻拉萨。在此过程中,藏族群众将自家牲畜用来抢运军需到拉萨,有人说“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藏族人民用牦牛驮出来的”。 材料二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材料三 海峡两岸交往年代尺 (1)材料一反映出西藏得以和平解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末,中央为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创造了巨大历史机遇的举措是什么? (3)把材料三年代尺A处内容补充完整。党和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阅读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哪一历史人物为西域的经营与统治作出了贡献?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价值或作用。 (3)结合你对张骞出使西域过程的了解,谈谈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让一个民族屹立不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精神以磅礴之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弘扬五四精神永葆爱国情怀》材料二 红船精神。中共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时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红船是中国共产党起航的地方,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开端,是开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起点。 ———《光明日报:“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材料三 长征精神。1934年10月,中央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巨大的勇气,克服无数困难、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人类历史上震撼人心的壮举,也孕育而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必须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须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