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89755

12 盘古开天地 教案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087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盘古开天地,教案
  • cover
12.盘古开天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理解“劈”“浊”“丈”3个生字,借助图片理解“混沌”一词。 2.借助图片和提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 3.通过圈画词句,欣赏批注,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难点)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走进神话世界 课前游戏:出示本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成语,猜神话人物,知晓神话特点之——— 人物本领神奇。 腾云驾雾 上天入地 三头六臂 神通广大 刀枪不入 ———孙悟空 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 (二)回顾导入,知悉神话特点 1.回顾神话,关注相同特点。 出示“大禹治水” “羿射九日”两个神话,寻得故事共同点:很久很久以前。 通过比较,提炼神话特点之二———时间久远。 2.简介特点,导入课文。 (1)介绍神话。 导入:很久以前,那时候祖先对世界的了解很少但又很好奇,他们把生活中不能实现或者不能理解的事情用幻想的方式作出解释,所以神话里的人物都有很神奇 的本领,做着神奇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依靠口头讲述代代相传,就变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 (2)知晓单元主题和学习任务。 (出示篇章页) (3)导入课题。 读课题,认识主人公:课文中有神奇力量的人物是盘古,他做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开天地。 3.揭题质疑,明确学习任务。 (1)借课题质疑。 ———为什么要开天地 ———怎么样开天地 ———结果怎么样 链接篇章页,明确学习任务。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借助插图,理“开天地”顺序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个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2.检查生字词 3.梳理起因,学概括方法。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1)指名读,读通、读准字词。 (2)借助图片和偏旁,理解“混沌”。 ①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提问:“混沌”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②课件出示晴朗、辽阔的天地图。提问:图中的天和地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混沌”的宇宙吗?有什么感觉? ③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一个自然段。 (3)指导概括方法。将文字和插图相结合,从两方面提取信息:宇宙和盘古。 ———宇宙混沌,盘古沉睡 4.借助思维导图,用方法理过程。 (1)运用习得的方法,借助课文插图,进行提取和概括。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 进行信息提取和概括:盘古怎么做,宇宙怎么变) (2)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开天地过程。 (指名说,反馈交流) 图二:拿起斧子,劈开天地 图三:顶天立地,天地成形 图四:身体变化,创造世界 4.整理插图,理清事情发展顺序。 (学生上台将插图进行整理,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5.借助提示,把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说清楚。 (1)师生合作说。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_____,盘古还在_____。后来他苏醒了,拿起_____,他担心天地合拢,就_____,一直到_____,他也累得倒下了,他的身体最终_____ 。 (2)学生自主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3)小结。原来在古人眼中世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难怪盘古被称为“创世神”。世界从原来的混沌一片到后来的光明美好,盘古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做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但是神话故事的神奇并不仅限于这个变化。 (四)抓住关键词句,感悟神话的神奇想象 1.出示阅读任务。 这个创世神话神奇在哪里 请默读课文,把你觉得神奇的地方用“ ”画出来。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读句子,说感受) (1)预设一 :悠远绵长的生命。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从“一万八千年”可以体会盘古生命的悠长。 像这样的表示时间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吗 你感受到了什么 ———很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