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冲刺模拟集训真题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2025·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题)魏晋士人突破了外显的仪式性的“礼”,以真性情、真精神来替换“礼”内在的自我道德性要求,超越了名教虚伪的面目,群体性的自我解放由此而始。如王徽之“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随心纵意之举。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嬗变 B. 士人专权的政治现实 C. 士人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D. 学术氛围的宽松自由 2.(2025·海南省·模拟题)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家国情怀的体现。这些思想主张总体可以反映出( ) A. 抵御外国侵略的爱国精神 B. 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D. 中华文化的世界重大意义 3.(2025·海南省·期中考试)材料 先秦战国时期在我国思想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产生了儒、墨、道、名、阴阳等诸子百家,各家思想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甚至相互攻击,……而以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为核心,中国文化着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互补的一面,主张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商编自胡国威《论孔子“和而不同”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中“和而不同”文化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A. 先进性 B. 包容性 C. 开放性 D. 复杂性 4.(2025·河南省·模拟题)20世纪中后期,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宣称自己的发展得益于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即“亚洲价值观”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他表示,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李光耀强调的是( ) A. 新加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 B. 新加坡重视构建社会的道德体系 C. 儒家文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D. 普通民众对工业建设的积极贡献 5.(2025·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在对待西学的态度上,明朝徐光启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发展路线,他毕生致力于翻译和引进西学,译著甚多,在明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但他又指出学习西学是“礼失而求之野”。清朝康熙皇帝对西学很感兴趣,曾提倡“西学中源”,认为“古人历法流传西土,彼土之人习而加精焉”“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这成为中国士人观察西学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上述对西学的认识( ) A. 导致了新旧观念的冲突 B. 维护了传统的封建统治 C. 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D. 为洋务运动提供了依据 6.(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题)明清之际,方以智认为,西学“贵在质测,征其确然耳”。清初戴震吸取了西学的逻辑方法撰写《孟子字义疏证》。戴震的学生焦循赞同利玛窦带来的地圆说,用西学的数学符号演绎自己的《易》研究。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学东渐( ) A. 增强了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趋势 B. 推动了明清进步思想的产生 C. 注入了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D. 拓展了儒家学说的研究领域 7.(2025·河北省·模拟题)宋儒认为佛教执着于生死又超脱生死,放弃天所赋予的“公事”,只求自我的修身养性,是“私利”,同时提出要秉承儒学“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而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的立场。这表明宋儒( ) A. 注重理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B. 反对借鉴佛教的理论 C. 放弃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 D. 具有强烈的经世精神 8.(2025·江西省·模拟题)商王朝将南方铜矿资源北运,同时也将中原青铜冶铸技术带到南方。右图为长江上游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立九只神鸟。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神树与《山海经》所记载的“金乌负日”和“扶桑若木”有密切关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