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2243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同步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01961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结合教材P68—72,思考: 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觉醒年代》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中国仍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局面,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的思想逐渐传播,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倡导新思想,反对封建礼教。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广大青年学生和民众开始觉醒,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走上街头,掀起了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推动中国社会向新的方向发展。 此后如没有炬火 我便是唯一的光 (一)人物美德认证 (二)人物美德践行 (总)追光觉醒群贤路,践行美德新征途 (一) 人物美德认证 觉醒人物竞猜 提示: “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 事迹:创办《新青年》、五四运动领导者之一、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 作品:《敬告青年》《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1879-1942) 乡试落第 逐渐走上了充满艰险的革命之路,开启觉醒生涯。 探究:聆听人物故事,解锁人物美德—陈独秀 被国民党逮捕 五次被捕入狱 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五次被捕入狱仍坚持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推动思想启蒙,以“德先生”与“赛先生”唤醒沉睡德中国人。 面对威胁,他始终不动摇,写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豪言。 晚年贫病交加 晚年贫病交加,仍刻苦钻研。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P69 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觉醒人物竞猜 提示: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事迹:改革北大、提倡美育、推动“五育并举” 作品:《中国伦理学史》。 蔡元培(1868-1940) 担任校长首日 上任首日即整顿官僚习气,推行民主管理制度,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理念贯穿办学始终。 探究:聆听人物故事,解锁人物美德—北大校长蔡元培 任职期间 家境贫寒,坚持步行上班,午餐仅一菜一饭,将薪水用于购书和接济学生。 任职期间 在论述大学教育时,强调了敬业与乐群的重要性,认为敬业者应当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而乐群者则乐于从群体中汲取益处,以辅助自己的仁爱之心。 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P70 觉醒人物竞猜 提示: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事迹: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被捕时坚贞不屈。 作品:《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1889———1927) 1919年,工人葛树贵家庭濒临绝境时,他典当衣物、预支工资并亲自送医。 探究:聆听人物故事,解锁人物美德—李大钊 接济贫困学生 革命者的精神标杆 1927年英勇牺牲,其"毁家纾难"(倾尽全部家产,解救国难或者民难)的奉献精神成为革命者的精神标杆。 他长期接济贫闲学生,如为曹靖华解决学费问题,将薪水用于购书和救助工人,家中常无余粮,幼女穿粗布衣衫仍泰然处之。 救济工人 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 人恒助之。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P70 ③做扶危济困的人。 觉醒人物竞猜 提示: “革命者只有站着死” 事迹:兄弟双娇,均为陈独秀儿子、杰出的革命家。 关联:陈延年与弟弟陈乔年并称“陈氏兄弟”,均被国民党杀害。 陈延年、陈乔年 (1898-19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