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石灰吟 交流资料 于谦(1398--1457) 少年 壮志 于谦自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把那副画像挂在书桌边,并且题上词,表示一定要想文天祥学习。 相传于谦12岁时,有一天信步来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山石,经过熊熊烈火的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理解诗题 石灰吟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孟郊的《游子吟》 白居易的《暮江吟》 初读古诗 自由读古诗,读通读顺。并借助注释,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注释 理解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①[锤]锤打。[凿]开凿。 ②[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③[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头非常艰难。 注释 书写提醒: 注意四个 横画的长短分 布,间隙要匀 称。 书写提醒: 下半部分 要平稳,“ ” 不要多写一横。 锤 凿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注释 ①[等闲]平常。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烈火焚烧若等闲。 焚 煅烧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诗句的意思是: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 的一件事。 理解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指导朗读 稍有力度 平稳舒缓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注释 诗句的意思是: 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无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指导朗读 昂扬向上 坚定有力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诗朗读 勤政 廉明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配乐诵读 保卫 北京 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里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从一品的大官家里,家徒四壁,别无余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的。打开来看,里面只有明帝赐给的蟒袍和宝剑。 体悟诗情 读完于谦的一生,再读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咏石灰,实际上在咏什么? 《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持身清白的高尚品质。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配乐诵读 《石灰吟》是于谦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颂 他无论面对怎样的严酷考验,都能从容自如,处之淡然。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坚贞不屈。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生清清白白。 永垂 青史 《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清乾隆皇帝赐匾额“丹心抗节”。 徐向前元帅为“于谦祠”壁面题写《石灰吟》。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齐声诵读 布置作业 1.背诵《石灰吟》 2.预习《竹石》 3.查阅郑燮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