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3326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0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724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
  • cover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中,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A ) A.患有狂犬病的狗 B.已患过天花的健康儿童 C.痢疾患者排出的粪便 D.结膜炎患者用过的手巾 2.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外出时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接种卡介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D.肝炎患者不能被称为传染源 3.某地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专家建议对病猪或疑似病猪迅速彻底焚烧、深埋。从传染病预防的措施来看,该措施属于( A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清除病原体 4.夏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学生在食堂就餐后,食堂工作人员会对使用过的餐具进行清洗并消毒,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C ) A.控制传染源 B.计划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5.(2023·泰安中考)在教室里,甲、乙、丙、丁是邻桌。丁患了流感,经常咳嗽、打喷嚏。几天后,甲也患了流感,而乙和丙没有患流感。乙前段时间注射了流感疫苗,丙没有注射流感疫苗,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丁和甲是传染源 B.乙未患流感可能是注射疫苗后,体内吞噬细胞产生了相应抗体 C.丙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流感的防御能力 D.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解析: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患流感的甲和丁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病原体,甲和丁是传染源。给人注射的流感疫苗是抗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乙未患流感可能是注射疫苗后,体内淋巴细胞产生了相应抗体。丙通过体育锻炼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这样可以加强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以免传染他人。 6.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道防线的是( C ) 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7.(2023·天门中考)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 C.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D.发生过敏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所致 解析: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的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免疫的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 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病原体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 C.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且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D.发生过敏反应的人群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9.接种的疫苗和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C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10.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C ) A.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B.人体可以通过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肿瘤细胞 C.吞噬细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 D.三道防线共同作用,承担起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1.(2023·内江中考)炭疽是炭疽杆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