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3782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共3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507317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青铜、铁器时代 资本主义兴起后:火器时代 起因 影响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①→争夺自然条件优越的生活区域 ②→开疆拓土,建立帝国 ③→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给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贰 壹 叁 铁骑下的回响 征服者的铁骑 回响里的变奏 CONTENTS 目录 CONTENTS 目录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亚历山大 任务1:阅读教材,梳理两大帝国的征服。 壹 征服者的铁骑 亚历山大大帝和波鲁斯 阅读教材第61页和第63页内容,并结合下列两幅地图,填写表格。 (亚历山大帝国形势图)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亚历山大远征 蒙古西征 征伐时间 鼎盛时期 疆域范围 所涉文明 结果 公元前334年—前324年 西起希腊、东至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 古埃及文明、波斯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和古希伯来文明 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但在其去世后很快分裂为马其顿王国、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王国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1219年-1223年 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灭金之后(1235年-1242年) 第三次西征:(旭烈兀)13世纪中叶(1253年-1259年) 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刺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中亚、东欧) 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部族,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巴尔干半岛(东欧、中欧) 第三次西征:以西亚为目标,攻占巴格达(西亚) 东起太平洋,西至匈牙利,南达南海,北抵北冰洋 儒家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基督教文明 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他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阅读教材第61页和第63页内容,并结合下列两幅地图,填写表格。 1.亚历山大帝国 (1)文化: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2)政治:①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 ②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继承波 斯的基本制度,服装礼仪,任用波斯人为官。 (3)习俗: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 (4)军事: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统治 分裂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 因俗而治;加强专制;笼络当地贵族;实行融合政策;推行希腊化 ★根据教材概括亚历山大帝国统治特点 ▲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之女结婚 亚历山大时期采取了哪些文化融合(征服)方式? 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 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帝国制度,推广波斯礼仪,任用波斯人为官员,鼓励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文化统治方式: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亚历山大大帝和波鲁斯 1.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希腊文明 埃及文明 犹太文明 波斯文明 印度文明 东征过程 结合所学指出,亚历山大帝国包括的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区域。 亚历山大东征 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2.蒙古帝国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后代海都建 伊尔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 钦察汗国亦称金帐汗国———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创立 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国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在此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他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在蒙古西征以前的欧亚形势 中国正处于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