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课标:了解我国在科学技术及文化领域的重要成就;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情况和原因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标:了解我国在科学技术及文化领域的重要成就 by 哈啦 一、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1.含义: “两弹一星” 一星 两弹 核弹 导弹 原子弹、氢弹 人造地球卫星 任务一:结合课本和材料梳理“两弹一星”的相关内容 2.原因: 材料一: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①保卫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 ②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地位 一、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任务一:结合课本和材料梳理“两弹一星”的相关内容 3.成就: 1964年10月 1966年 1967年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②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 ③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意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一、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国家 美国 苏联 英国 法国 中国 原子弹用时 6年 7年 13年 3年 5年 从原子弹到氢弹用时 7.3年 4.3年 4.3年 8.6年 2.8年 材料: 钱学森 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等 “两弹一星”精神: 4.代表人物: 材料:法国总统蓬皮杜1964年11月3日在法国国防机构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改变了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地位。 ———许鹿希《邓稼先传》 5.意义: ①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任务二:结合书本,梳理我国航天成就大事件 (二)载人航天 20世纪90年代 1999年11月 2003年10月 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008年9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 2021年6月 意义: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神舟一号 神舟五号 意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意义: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一、科技成就 任务三:结合书本93页,梳理我国农业成就 (三)农业———杂交水稻 一、科技成就 1.概况: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意义: ①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一、科技成就 任务四:结合书本94页,梳理我国医学成就 (四)医学———青蒿素 1.概况: 2.荣誉: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天宫’ “C919大飞机” “墨子” “蛟龙” “天眼” “悟空” 新时代以来中国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动态图) 二、文化事业的发展 任务五:结合书本94-95页,梳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艺术问题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