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时,曾引用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因此作物种植篇“不违农时” B. “数罟不入湾池”可保证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 “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保证各树木种群数量保持在K值,以持续获得木材的最大产量 D.池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负反馈调节产生的基础 2、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人行道两侧某植物的种群密度 B. 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C. 标记物脱落会导致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结果较实际值偏大 D. 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群落物种丰富度时需取多个样方求平均值 3、美洲安乐蜥在同一生境生态位的竞争中表现出很高的多样性。冠安乐蜥偏爱阴暗的植被下层,很少出现在地面上,吃各种节肢动物,偶尔也吃果实;骑士安乐蜥通常在树冠层活动,除了节肢动物还可以捕食很多脊椎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食物和天敌是影响美洲安乐蜥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B. 冠安乐蜥和骑士安乐蜥在活动空间和食物上出现了分化 C. 生态位接近的物种食性上的特化有利于减少生态位重叠 D. 生态位越相似,共存难度越大,越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4、下列关于群落种类与其环境特征的组合,错误的是( ) A. 荒漠———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物种少,群落结构单一 B. 湿地———物种丰富,兼具水生和陆生生物 C. 草原———季节雨量均匀,植物叶片狭窄,动物挖洞或奔跑能力强 D. 热带雨林———分布在湿润的地区,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 5、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中最可能为草本的是甲,乔木的是丙 B. 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 C. 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特点是演替速度快、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D. 调查甲、丙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都是样方法,但样方面积可能不同 6、洪泛区是指江河两岸、湖周海滨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生物种类丰富,合理利用这些地区发展生产、缩小洪灾是十分必要的。下图为某河流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别季节性洪泛区和偶然洪泛区两个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物种组成 B.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生物种类的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季节洪泛区随夏秋季的变化群落的优势种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D.该区域的所有生物通过复杂的食物关系就可以实现了物质循环 7、交配迷向技术是指人为在茶园中放置性信息素味源,使得茶小卷叶蛾在求偶通讯中获得错误信号,进而延迟、减少或者阻止其顺利找到异性完成交配,从而减少下一代害虫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茶园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B. 性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交配迷向技术属于生物防治技术 C. 交配迷向技术通过破坏茶小卷叶蛾种群的性别比例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