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95234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二章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第四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5-1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3455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植物
,
人教
,
第四
,
PPT
,
22张
,
课件
(
课件网
)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二章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情境导入 第二章 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一般使用百分比表示。1981~2023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进行了植树造林,并实行了生态保护。 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呢? 目标引领 学习目标 1.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有什么作用? 2.植物怎样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植物怎样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4.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新 课 探 究 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任务一: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新课探究 任务一: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直接以植物为食。 间接以植物为食,它们的食物直接来源于各种动物。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人类属于杂食动物。 新课探究 任务一: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复杂关系,以及被细菌、真菌分解利用等,养育了其他生物。 新课探究 任务一: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新课探究 任务二: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如果地球上没有植物,水循环还会进行吗?为什么? 思考: 新课探究 任务二: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的茎、叶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像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最少能多蓄水300立方米,1万公顷林地所含水量相当于一座300万立方米的水库,每公顷林地的泥沙流失量仅为50千克,而无林地则高达2200千克。 新课探究 任务二: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植物的茎、叶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像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归纳 新课探究 任务二: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人类过度开发森林,造成水土流失。 积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1.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人类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灾难? 思考 洪涝灾害 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的水库,人类应该好好保护森林。 新课探究 任务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碳氧平衡呢? 新课探究 任务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碳氧平衡: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碳氧平衡会被打破吗?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打破? 思考: 新课探究 任务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二氧化碳增多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呢?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 新课探究 任务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碳中和 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新课探究 任务三: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 维持好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绿色出行、爱护花草树木等。 1.如果碳排放量持续增加,而碳吸收量保持不变,会导致什么后果? 2.植树造林对实现碳中和有什么作用? 思考 树木吸收二氧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课题一 认识生命现象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真题练习(2025-05-07)
课题三 细胞构成生物体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考点强化训练(含答案)(2025-05-07)
课题三 细胞构成生物体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真题练习(含答案)(2025-05-07)
课题六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真题练习(含答案)(2025-05-07)
课题六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考点强化训练(2025-05-0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