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5262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3714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4-2025,学年,高二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mmn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河北邓槽沟遗址发现的四个阶段的文化堆积层风貌。这反映出() 表1 时间 状况 距今8000年左右 既有新的考古学文化因素,又体现出内蒙古兴隆洼文化的风貌 距今6500年左右 与河北地区的后岗文化相一致 距今5100年左右 与河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文化极为相似 距今4200-4000年 发现类似于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晚期的石城 A.中华文明的凝聚性增强 B.早期国家形态的初步形成 C.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D.氏族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 2.春秋时期,称“民”者多是某地之民或下层民众,如“晋国之民”“末作之民”;战国时期,所有的民众被置于国家名籍之上,如秦国的社会成员皆为“秦民”。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管控社会能力增强 B.经济发展提升民众地位 C.宗法血缘关系走向崩溃 D.户籍制度强化社会控制 3.图1为唐代《五经正义》中的部分论述。其论述的核心是() 图1 A.古代君主都重视德治 B.臣子要有服从的美德 C.皇帝统治人民是天意 D.君主立德慎德的必要 4.史载,宋代“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即政府设立镇官与税务官对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市实施管理,如常熟的梅李镇就是由梅李市升级而来。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地区很常见,如宋代仅苏、常、湖、秀地区就有20余镇。这反映出宋代() A.市镇经济职能显著增强 B.地方行政管理体系完善 C.商品经济呈现活跃局面 D.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5.明代中期以后,人口持续增长,经济货币化和多样化,社会流动加速,租佃制与经济竞争展开,尤其是农村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开始流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的后备力量。这反映了当时( ) 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B.城市经济的繁荣 C.新经济形态的出现 D.社会发展的转型 6.图2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关注度的变化轨迹示意图。下列描述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图2 A.洋务运动中先后出现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的热潮 B.列强经济侵华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C.晚清政府通过开展自救运动应对社会思潮的冲击 D.民族工业因政府的优惠政策而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7.1920年,蔡元培等人创办《音乐杂志》,在杂志开卷“颂词”中强调“扬我国光,泱泱华胄”“乐以导德,律以和情”“易俗移风,期国脉天然发展”。这体现了该杂志() A.具有教育救国的理想 B.承担社会责任的功能 C.发挥音乐革命的效果 D.倡导民主科学的精神 8.民歌在陕北民众中基础深厚。延安时期,民歌主要的言说主题与言说对象从“我”转向“我们”,不断强化“我们”,旧形式换上了新内容,如“咱们边区满地红”。对“我们”的认同说明() A.边区土地革命的效果显著 B.解放区集体主义意识的强化 C.中国军民团结抗敌的热情 D.民众的革命积极性得以调动 9.1956年2月,全国民主妇联等13个单位向包括职工、手工业者、工商业者在内的各阶层家庭妇女发出倡议,争做“五好”家庭(家庭邻里团结互助好、家庭生活安排好、教育子女好、鼓励亲人生产工作学习好、自己学习好),这一活动在全国迅速展开。此活动意在() A.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B.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 C.构建新型伦理关系 D.促进家庭生活现代化 10.2007-2009年,中国在非洲建立了30个疟疾防治中心,并派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