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95339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无答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419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江苏省
,
南京市
,
中华
,
中学
,
2024-2025
,
学年
中华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 由于基因编辑的影响涉及人类对疾病与健康的理解,对人伦关系的判断,甚至对生命本 质的认识,即便未来它在技术上不再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甚至使用价格不再昂贵,在人身 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也仍然需要进行慎重的伦理省思。 基因编辑技术引起的伦理忧虑之一 ,是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是否会破坏我们对人类同一性 的认识。虽然关于 “ 人 ” 的本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共识,但从生物的角度来认识“ 人之为人 ” 至少是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案。当我们为了某种目的改变某个人的基因,很可能会破坏他之所 以为人的基因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他的外貌与人类还很相似,行为也未曾有所不同, 但我们是否还可以认定他是 “ 人 ” ? 基因编辑技术的运用也容易破坏传统的人伦关系。血缘关系、人伦秩序是建立在一定的 基因相似度基础之上的。如果父母基于某种考虑,修改甚至重新编辑了胎儿相应的遗传基因, 可能会导致父母和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以及整个家族之间的人伦关系发生程度不一的 变化。那么,传统的基于人伦关系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将面临巨大冲击,人们的道德责任、 权利和义务也需要重塑。 基因编辑技术是对基因进行修改或编辑的技术,而一旦对目标基因进行修改、编辑,就 意味着该基因本身不符合人们的期望。采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有缺陷的基因,固然可以在个 体甚至家庭层面上消除疾病带来的痛苦,但在社会层面上却可能强化我们对基因缺陷的价值 偏见。我们很可能不再对基因疾病患者抱有同情之心。因为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可以安全高效 地帮助我们解决基因上的疾病,而那些患有基因疾病却没有接受基因编辑技术编辑的患者大 多数情况下将会被当作另类,甚至可能受到歧视或被社会抛弃。 此外,如果一些人不满足于预防和治疗疾病,任意扩大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范围,拓展 到消除残疾和小毛病,修饰外在的容貌,甚至进行各种基因强化,基因编辑技术便会成为基 因编辑实施者赚取利润的手段。当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导向“ 定制 ” 更强大、更完美的婴儿 时,父母选择基因编辑婴儿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于是,那些拥有政治特权、经济地位的人, 他们的孩子最有可能被改造成拥有最完美的基因,最有可能获得成功。长此以往,社会分化、 贫富差距等可能越拉越大,最重要的社会价值如平等、公正等将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那些 接受基因编辑的胚胎在基因结构上会越来越相似,所孕育出来的婴儿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会越 来越趋向同一 ,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构成严重的阻碍。 科学探索和技术应用没有止境,相关的伦理原则和法律规范也应该与时俱进。基因编辑 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既为社会大众的健康造福,又能严格防范伦理不端行为的发生,防止 将人与人类置于可疑的危险之中。 (摘编自孙伟平、戴益斌《关于基因编辑的伦理反思》 ) 材料二: 高二语文试卷 第 1页 共 8页 随着基因技术的变革,科学将逐渐赋予人类改变和创造自身的能力,人们可以通过基因 增强的方式来追求完美。基因编辑使人能够充当上帝的角色,成为自身的造物主,既再造“ 上 帝 ” ,也再造完美的“ 后人类 ” ,这是人的自由神话的最高期盼。但是,当医生和科学家着手 从根本上来改变人的个性的物质基础即基因排序时,人便从自由神话跌落为物质材料的存在, 变成了 “ 一袋细胞 ” 和“ DNA基因图谱 ” ,人格本身就不再具有尊严。 事实上,人毕竟不是以完美形式的神性存在,而是有限的和不完善的。人要根据自身特 点,不断通过努力和生命实践活动抵达善,以不同形式无限趋向完美,这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京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无答案)(2025-04-30)
《阿房宫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4-30)
河北省2025届新高考临门卷4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4-30)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2025-04-30)
河北省2025届新高考临门卷3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4-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