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280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北七校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日期:2025-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9121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试卷,解析,图片,历史,平顶山市
  • cover
河南省鲁山县西北七校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传说黄帝时期的伶伦模拟鸟鸣,发明了笛子。考古学家在贾湖遗址(今河南舞阳)发现了距今 8000 多年前的骨 笛。据此可知 ( ) A.考古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B.传说可能蕴含某些历史信息 C.传说是过去发生的真实事件 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的传说 2.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关于出土于河南的三件文物(见如图)的历史价值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图一表明商代已经基本掌握青铜冶炼技术 B.图二说明了中国的瓷器起源于商朝 C.图三预示着我国的青铜时代即将过去 D.上列三件文物是我们研究夏商文化的第二手史料 3.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 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段材料说明秦汉 ( ) 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 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下列图片反映了 ( ) 北魏歌舞俑 (壶身上描绘的是西胡人的形象) (描绘的是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进行 的歌舞表演) A.北方民族大交融 B.手工艺人技术高超 C.少数民族的内迁 D.器物样式丰富多样 5.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 的国家,其足以自豪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能为这一说法提供佐证的是 ( ) A.四大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B.实行八股取士,选拔优秀人才 C.“交子”的出现促进城市商业繁荣 D.开辟海上丝路,管理海外贸易 6.1294年,位于西亚的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伊利汗国效仿元朝,发行了至元宝钞“交子”,上面印着可汗的姓名 和汉文的“钞”字,雕版印刷技术西传了。这有利于 ( ) A.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B.扩大元朝统治疆域 C.提升元朝科技水平 D.维护元朝长治久安 7.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 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 ) A.目的是接送外国使臣 B.到达了西欧的国家 C.增加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D.密切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8.“汉取三十六国以断匈奴右臂;唐开安息、北庭,以制诸蕃;元崛起金山,奄取西域,卒灭宋、金而取天 下。”清朝时对这一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立伊犁将军 B.设置噶厦 C.册封班禅、达赖 D.设置台湾府 9.“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 千。”这则歌谣反映了当时中国 ( ) A.鸦片泛滥危害巨大 B.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10.有学者研究发现,戊戌变法时出台的改革诏令数量很大、很密集,103天里居然下了 110道诏令。1898年 9月伊藤博文来华访问,对张荫桓(被认为是戊戌变法幕后推手)等人言及“有关国家利益得失之举,尤益慎 重周详,切忌轻躁之行为”。以上反映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 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11.《新青年》为月刊,前五卷刊登马克思主义文章比较少,其第六卷第五号原本是 1919年 5月出刊,但是该 期最终出刊却是在 1919年 9月,当读者翻开这期杂志时,发现整本杂志都是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出现这 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