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试题 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本试卷分二卷,不按要求答卷不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距今约5000年的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如表为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的部分文物遗存。从这些遗存可以推断出南佐地区() 动物遗存 猪骨、鹿角 植物遗存 碳化的稻、粟、黍 骨器 笄、锥、针、镞 陶器 红陶、白陶、黑陶、灰陶 石器 锛、铲、刀、凿、石球、刮削器 建筑材料 土坯、陶砖 A.手工业领先于世界B.人们的定居生活逐渐形成 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 2.唐朝从波斯传入的舞蹈《浑脱》经艺人与中国剑舞结合而成《剑器浑脱》,舞蹈家公孙大娘擅此舞,一时“观者如山”,杜甫大为赞赏之余留下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由此可知,唐代艺术() A.盛行谦虚而好学的风气B.实现了各类艺术形式的融合 C.具有开放而自信的气度D.体现了社会奢华享乐的景象 3.明朝后期,大量的农民放弃农业耕作,进入城镇谋求生计,这使得农民数量减少和手工业、商业从业者增多,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农民为基础的行业的金字塔结构出现松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D.社会稳定推动长途贸易发展 4.1946年当政协决议达成时,中国共产党称:“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斗争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中国“已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这说明当时() A.和平建国成为国共两党共同的追求B.国共合作关系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联合政府D.抗战后国共两党之间矛盾逐步缩小 5.码头工人是中国近代城市中典型的“苦力”群体,在上海尤具代表性。建国后上海码头工人的工作开始“竟赛化”。1951年上海市运输公司举办的首次劳动竞赛分为团体和个人赛,前三甲可以获得一定奖励。码头工人还被宣传为“替国家增加了财富,爱护人民财产”的模范。这一转变反映了()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C.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发生根本改变D.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6.1953年3月,新中国颁布第一部《选举法》后,全国首次开展民主普选。尽管人民对选举没有了解,但据当时统计,本次普选共涵盖了新中国6亿人中的5.7亿人。这说明() A.政协会议职能日益扩大B.基层民主选举逐步普及 C.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D.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贯彻 7.邓小平在80年代初指出:“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 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会更大。”其意在强调()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C.积极扩大中国在国际事务的作用D.搞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8.1985年,经济学家薛暮桥说:“几年前人们追求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大件,现在这些耐用消费品已经基本上满足需要了。人们开始追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三大件 等高级耐用消费品。不论老三大件(主要是手表)还是新三大件,近几年价格是下降的,今后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当时中国() A.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B.民众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改革开放切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D.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民众消费升级 9.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