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294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407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
  • cover
济宁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 1.距今6000年前,仰韶文化以花和鸟为主题的彩陶图案逐渐向周边扩展。距今5500年前后,已达黄河流域全境和长江中下游北部地区。到距今 5300年左右,其分布范围南达长江流域,北至华北平原北部及燕山山地的西辽河流域,西到甘青地区,东抵黄河下游。这一现象反映出早期中华文化的突出特征是 A.趋同趋势不断发展 B.多元中心逐渐消失 C.南北文化交流频繁 D.中原核心地位凸显 2.西周时,“家臣”指卿大夫为管理私家政务设置的职官,多为家主的生活管家,其职能主要是“事保厥家”;到春秋中期后,家臣除管理生活事务之外,还参与到政治、军事等事务中。这反映出当时 A.权力出现下移趋势 B.兼并战争剧烈频繁 C.礼乐制度走向瓦解 D.官僚制度逐渐成型 3.受《史记》的影响,秦始皇“久者不赦”的说法深入人心。但近年来出土的一些秦简中,则出现了关于秦代赦免制度的明确记录。这表明 A.《史记》中的内容均不可信 B.历史研究受制于新材料的发现 C.出土简牍客观记录历史事实 D.研究历史应综合考察多种史料 表1 内容 出处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 《史记·货殖列传》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为过吏势,以利相倾。 《汉书·食货志》 A.证实盐铁官营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B.说明实施郡国并行制的合理性 C.解释汉武帝强化经济控制的原因 D.论述汉朝重农抑商政策的弊 端5.表2为文献对先秦至两汉时期儒生区域分布状况的记载。这一变 化表明 表2 文献 记载内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共列录先秦时期儒生七十七人,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 58.44% 《史记·儒林外传》 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71.7% 《汉书·儒林传》 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 45.60% 《后汉书·儒林列传》 东汉著名的儒学学者,齐鲁人约占36.36% A.儒生数量总体不断下降 B.儒学传播范围逐渐拓展 C.齐鲁地区儒学发展衰微 D.两汉时期儒学受到冲击 6.东汉时期,士大夫群体流行归隐之风。清人赵翼曾评论称:“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在这种情况下,归隐便成为一些“假隐”之人抬高自己身价的手段。这表明当时 A.选官制度存在缺陷 B.士人道德素养下降 C.门阀政治根深蒂固 D.士大夫对现实失望 7.自汉代以来,中央政权大多置有负责为皇帝和宫廷制作器物的尚方机构,并通常严禁诸侯或臣民私自求取或仿造尚方器物。但到南朝时,诸侯、显贵、士族甚至普通百姓都能使用或模仿尚方器物。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社会发展推动尚方职能调整 B.南方地区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 C.国家对社会的管控力度减弱 D.尚方器物因做工精良受到社会推崇 8.成书于北齐的《魏书》,以北齐政权的前身东魏为正统,对西魏多有贬低之意。隋朝时,文帝命魏澹重作《魏史》,将西魏作为正统,而以东魏为僭伪。这一举措旨在 A.与南朝争夺正统 B.还原历史真实 C.彰显政权合法性 D.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