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透2 鉴赏形象要到位 定重点 讲技法 掌握解题术 考查热点1 鉴赏人物形象 ●高分技法 【必备知识】 一、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类型 1.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氓》刻画了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氓”的形象。又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做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 2.诗人自我形象 类型 示例 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类型 示例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形象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形象,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类型 示例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 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 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描绘了一个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词人形象,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齐上心头 类型 示例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个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 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 二、古诗鉴赏常见人物形象 常见意象 性格特征 主要意象 代表作品 游子 孤独寂寞、思亲念旧,羁旅愁思、漂泊无依 枯藤老树、古道西风、高楼远山、天涯芳草、江水行舟、飞鸟夕阳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渡汉江》(宋之问)、《除夜作》(高适) 贬官 忧国伤时、哀叹民生,怀才不遇、自伤身世,前途迷茫、人生失意,思念故友、惜别牵挂 衰草枯杨、云雨远山、琴瑟知音、高山流水、黍离铜驼、明镜青丝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常见意象 性格特征 主要意象 代表作品 征夫将士 矢志报国、建功立业,厌恶战争、思乡念亲 楼兰柳营、烽火亭燧、狼烟关山、冷月笛声、 金伐鼓、旌旆碣石 《从军行》(杨炯)、《燕歌行》(高适) 常见意象 性格特征 主要意象 代表作品 隐士 自隐:厌恶官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孤傲清高、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旷达悠闲,超凡脱俗、优哉游哉 被迫而隐:孤独失意、报国无门,年华易逝、壮志难酬 青松明月、清泉山石、竹林小径、空谷幽兰、山水垂钓、渔子晚歌、柴门炊烟、小桥流水 《山居秋暝》(王维)、《怀南岳隐士》(孟郊)、《寻隐者不遇》(贾岛) 常见意象 性格特征 主要意象 代表作品 寒士 忧国伤时、悲天悯人,幽愤身世、怀才不遇,不满官场、清高自守 寒水孤舟、浦树远山、落木长江、浊酒淡食 《登岳阳楼》(杜甫) 三、鉴赏古诗人物形象4角度 1.看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