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344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2考点练透3品味语言要准确 课件(共54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118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考,品味,PPT,54张,课件,准确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练透3 品味语言要准确 定重点 讲技法 掌握解题术 考查热点1 鉴赏炼字(诗眼) 考查角度一 鉴赏诗眼 ●高分技法 【必备知识】 确定诗眼5角度 ? 诗眼多是词语,也可以是句子。 内容上 最能揭示诗人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 修辞上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词性上 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等往往是“诗眼” 结构上 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位置上 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 【关键能力】 鉴赏诗眼3步骤 ●典题试做 (2024·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忆萧子真 孟 郊 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 ? 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题目“忆”字是诗眼,全文是如何围绕它抒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 /状元支招/ 寻字 此步省略。只要明确“忆”字是贯穿全诗的诗眼 释义 “忆”是思念的意思。本诗的题目为“春夜忆萧子真”,是诗人对友人萧子真的思念之作。全诗围绕一个“忆”来组织语言, “忆”是全诗的诗眼,也代表着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入句 首联“半夜不成寐,灯尽又无月”,诗人到半夜还没有入睡,那么诗人是为何半夜难眠呢?这就为读者制造了悬念。此时灯已经燃尽,而又是没有月亮的夜晚,整个夜色是黑暗和寂静的,此样的环境,给人以孤独寂寥的感觉,作者可以营造这样的凄清之景,正是凸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颔联“独向阶前立,子规啼不歇”,是说作者深夜难眠,独立阶前,而此时子规鸟却啼叫不休。“子规啼”是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象征着凄凉、哀伤、离别、愁苦。联系上一联中作者营造的寂静孤独的氛围,而此处以动衬静,通过子规鸟的啼叫,更加营造出一个凄凉的景象。而这一景象则是凸显作者内心的孤寂,让下一联的思念之情显得更加真挚强烈。 入句 颈联“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越”,诗人在此才点出自己忧愁的原因,原来是想念相隔遥远的朋友。“胡越”,处于胡地和越地,表明此时与朋友相距遥远。有着“金兰”之好的友人远离自己,想找他说说话是不可能了。作者此处写出了与友人相隔遥远,难以见面,无奈又令人伤感。 尾联“争得明镜中,久长无白发”是作者的一种愿望。作者在此处直抒胸臆,祈祷自己和朋友都能保持青春,即使是时间流逝也不要在彼此的头上生出白发。作者明白与朋友相隔遥远,再相见也在遥远的未来,只有祝愿自己和友人“久长无白发”,两人都保养好身体,这样才能在未来相见。此时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喷涌而出,没有华丽的词藻,却饱含真情 【答案】 ①“忆”代表着诗人对朋友的思念;②诗人半夜难眠,灯火已尽而月隐身影,夜色寂静,更显得孤独,凸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③颔联写诗人独立阶前,子规啼叫不休,这凄凉的景象愈发显得人的孤单寂寥,心中更是涌起思念之情;④颈联写诗人与心意相投的朋友,相隔如胡越般遥远的距离,难以见面,无奈又令人伤感;⑤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诗人愿朋友与自己都保养好身体,“久长无白发”,以期待能再相见。(6分) 考查角度二 鉴赏炼字 ●高分技法 【必备知识】 炼字考查角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