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410

2025年中考科学必考题型归纳--题型三 (2) 化学实验探究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6次 大小:40726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题型,2025年,中考,科学,必考,归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三(2) 化学实验探究题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考点一 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真题研析】 考法01 成分探究类 考法02 方法探究类 考法03 定量探究类 【核心精讲】 知识点一 认真读题,明确目的 知识点二 分析原理,做出假设 知识点三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知识点四 观察现象,记录数据 知识点五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知识点六 反思评价,拓展延伸 【命题预测】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化学实验探究题 提出问题:能根据情境素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养成设疑、质疑的习惯,问题可源于对实验的观察、对图表资料等的分析或同伴的解释等。 猜想与假设: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制定计划:能依据探究目的和条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步骤、控制实验变量等,理解控制变量法等科学方法在实验设计中的重要性。 进行实验:能正确使用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安全地完成实验。 收集证据:会运用观察、测量、记录等方法收集实验数据和现象,能从大量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并懂得用数字、图形、表格等工具处理信息。 解释与结论: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得出合理的结论,能用化学用语和文字等准确地表达实验结论。 反思与评价: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等进行反思,评价实验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改进的建议。 表达与交流: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和经验。 1、气体的制取、收集与净化:可能会以课本中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为基础进行拓展,如改变反应物或反应条件,让学生重新选择发生装置;或考查混合气体的净化和干燥,要求学生根据气体性质选择合适的除杂试剂和装置。 2、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会涉及常见酸碱盐、气体、离子的检验和鉴别方法,如设计实验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也可能考查混合物中杂质的去除,要求学生选择合理的试剂和操作步骤,同时要考虑除杂顺序和引入新杂质等问题。 3、化学反应原理探究:如探究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可能会通过实验现象和数据让学生分析反应原理、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等。 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给出一定的实验目的和相关信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仪器、药品,确定实验步骤和预期现象等;或者对已有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指出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5、物质成分的探究:对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变质药品等的成分进行探究,如探究某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某食品包装袋内干燥剂的成分等,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 考点一 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 考法01 成分探究类 (2023 金华)研究小组同学在完成“酸的性质”实验①②后,将①②实验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废液缸③中(如图甲),结果出现了不同现象,部分小组同学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组别 废液缸中现象 现象解释 第1小组 无沉淀、有气泡产生 第2小组 无沉淀、无气泡产生 第3小组 … … … 【原理分析】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后认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就会不同,这是最终导致各组废液缸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 (1)为分析第1小组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pH=3,则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 (写化学式)。 (2)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分析实验①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