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502

2025年中考科学必考题型归纳--题型七 学科综合题(1)(含解析)

日期:2025-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次 大小:2865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题型,2025年,中考,科学,必考,归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七 学科综合题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考点一 学科综合题 【真题研析】 考法01 生活现象类 考法02 实验探究类 考法03 工程技术应用类 考法04 生态环境类 考法05 科学技术类 考法06 跨学科综合类 【核心精讲】 知识点一 生活现象分析类 知识点二 实验探究类 知识点三 工程技术应用类 知识点四 生态环境类 知识点五 科技热点类 知识点六 跨学科综合计算类 【命题预测】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工程设计与物化 多学科知识融合:要求学生能够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例如在分析一个与环境相关的综合题时,可能需要学生结合化学中物质的变化、生物中生态系统的知识以及地理中的气候等知识来进行解答。 实验技能运用:学生要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等。在综合题中,可能会给出一个实验情境,让学生判断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或者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对实验进行改进。 跨学科融合加深:会更加注重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例如,以环境保护为背景,可能会涉及化学中污染物的成分及反应、生物中生态系统的影响、地理中环境问题的分布等多学科知识。 情境化更加真实:题目会更多地创设与生活、生产、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紧密相关的真实情境。如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为情境,考查能量转化(物理)、电池材料的化学性质(化学)、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地理综合)等知识。 探究性与开放性增强: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比如给出一个科学现象或问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或者对某一科学问题提出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考点一 学科综合题 考法01 生活现象类 (2023 绍兴)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 杭州新亚运”为定位,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将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举行。 (1)开幕当天,恰好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图甲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 (填字母)位置。 (2)亚运吉祥物之一“莲莲”(图乙),名字源于世界遗产西湖中的莲叶。西湖红莲,叶呈盾状圆形,这一性状是由 决定的。 (3)本届亚运会全部场馆均使用绿色电能,这是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亚运场馆所使用的部分电能来自于浙江沿海的海上风电场(图丙),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风能→风车叶轮的 能→电能。 (4)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图丁)。该火炬采用的生物质燃气是利用农作物秸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等物质作为原料转化而成的。其主要的成分为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氢气等。 ①该燃气充分燃烧后,产物中一定含有 。 ②请分析该燃气的应用优势 。 (2022 杭州)2021年,马延和研究团队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涉及60余步代谢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而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只需11步,其技术路线如图所示;绿色植物(以玉米为例)光合作用和使用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合成等量淀粉的对比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 能量转化效率 2% 7% 生产条件与方式 阳光、灌溉、施肥施药、收割 全天候车间生产 生产周期 4﹣6个月 1﹣2天 占地面积 5亩地 1米3反应器 (1)马延和团队的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阶段1:从x能→电能→氢能→甲醇: 阶段2:以甲醇为原料通过“C1→Cy→C6→淀粉”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 据图分析,在阶段1中,x能为 能,利用氢能合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