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548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3辨析标点的作用 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684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考,标点,PPT,50张,课件,作用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三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练透3 辨析标点的作用 定重点 讲技法 掌握解题术 在高考考查的16种标点符号中,重点考查的是“顿号、分号、冒号”三种句内点号以及“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四种标号。从近年高考题型来看,是将标点符号放在语段中考查,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考查热点1 比较辨析标点符号的作用(选择题) ●高分技法 【必备知识】 掌握常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1.引号的用法 2.破折号的用法 3.省略号的用法 4.冒号的用法 【关键能力】 比较辨析标点符号作用选择题3步骤 ●典题试做 (2024·湖南省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孙子兵法》恁的这般大胆,堂而皇之地说战争的最高道德是胜利(反过来说,战争最大的罪恶是打败了)。当然原典是文言,我的了解也许有出入。 ? 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作者为春秋时吴国将军孙武。 ①既然胜利是最高的道德,那么为了战胜自可为所欲为。②倘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妻女为奴,部属就戮,战场上的仁爱信义又有何意义?麦克阿瑟也说:“胜利没有代用品。”这位受克劳塞维兹兵学熏陶的名将,不明白世上何以有不求胜利的战争;他在“战士军前半死生”之际恶补《孙子兵法》,并未解开心中的疑团,因为他弄不懂的问题孙子也不懂。 下列句子中的问号与文中画线句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B.这年月,戴这么好的洋表,会教人另眼看待!是不是这么说,您哪? C.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D.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第一步:析语境,辨作用 原文画线句的问号表示反问。 第二步:调储备,辨选项 A项,表反问;B项,表疑问;C项,表设问;D项,用于选择问句的句末表疑问。 第三步:作比较,定答案 【答案】 A 考查热点2 辨析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 ●高分技法 【必备知识】 标点符号表达效果 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通常起着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等方面的辅助作用。但是,有时我们可以借助标点符号构造特殊的语句以便更好地表达感情、刻画心理、描绘神态、强调某项内容等。这时,标点符号就产生了积极的修辞作用。 一、突出强调作用 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的常见修辞功用是起突出强调作用,这一点是非常普遍的作用。 1.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解析】 在“她”和“刘和珍君”之后用了逗号作停顿,突出强调了“人”。 2.粥!它的成分可并不和一般通用意义一样。……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事了,……(夏衍《包身工》) 【解析】 分别运用感叹号和问号,突出强调了“物”———粥、粥菜,表现出包身工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是对包身工罪恶制度的有力控诉。 二、描绘神态作用 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描绘人物的神态,有时比单用文字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3.“对……对不起!我……大概是走错门了。”(曹禺《雷雨》) 【解析】 借助省略号准确地描绘出了鲁侍萍的惊慌神态和个性特点,虽然语言显得结巴,但仍不失“礼节”和“身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人物的坎坷经历和遭遇。 4.“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都德《最后一课》) 【解析】 借助破折号,形象地描绘出韩麦尔老师欲言不能、悲痛哽咽的神态。 三、刻画心理作用 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刻画人物的心理,有时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