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677

4.1探索地球表面(2)(课件 26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日期:2025-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3次 大小:175767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探索,地球,表面,课件,26张,ppt+
    (课件网)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节 探索地球表面(2)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复习引入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 、 和 生物圈 。 2、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 和 。 3、地势是指地表形态 的态势,包括 程度和 。 4、陆地地形主要有 、 、 、 、 五种类型。 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把地形表示在地图上? 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高低起伏 坡度的陡缓 地表的相对高度 平原 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新课教学 1.用橡皮泥、马铃薯或其他材料做一个山峰模型。 2.在山峰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如1cm)依次画上等高线,如图4.1-4所示。 3.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俯视山峰,你看见的等高线呈什么形状? 俯视山峰,上面的等高线呈椭圆状。 5.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山峰上的等高线画在白纸上? 可利用投影,将山峰上的等高线绘到白纸上。 6.山峰上的等高线在白纸上呈什么形状? 山峰的等高线在白纸上呈闭合的曲线。 等高线: 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起来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 新课教学 等高线地形图: 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如图4.1-5、4.1-6所示。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知: (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等,数值表示海拔。 (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 (3)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坡度越缓。 新课教学 视频:等高线的绘制 探索活动 图4.1-7和图4.1-8是某山地及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已在地形图上标出,请在表4.1-2内填写各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山顶 鞍部 山谷 山顶 峭壁 山脊 图4.1-7某山地 图4.1-8某山地的等高线图 新课教学 50 100 150 200 267 283 0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内高外低 鞍部 两条等高线凸面相对应部位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新课教学 等高线地形图的功能: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用等高线在地形图上表示地貌,不仅能正确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山脉走向、山体形状、坡度大小和山谷宽窄深浅等,而且能清楚显示一定地区的山势总貌。 新课教学 地形与等高线特点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鞍部 峭壁 山脊 山谷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新课教学 地形的变化 考古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海洋古生物化石,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几千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海洋。 可见地壳是在变动的,地形也是在变化的。 地壳为什么会变动?动力是什么?是怎样变动的? 新课教学 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 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 地壳变动有时进行得很剧烈, 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 新课教学 地壳变动的证据 1、意大利那不勒斯大理石柱的升降, 说明地壳在不断发生变动 新课教学 2、岩层的断裂和弯曲 3、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思考与讨论 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在不断地变动? (1)近年来,人们发现台湾海峡底部分布着古森林的遗迹。这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一片森林,由于地壳变动,陆地下沉、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而成为海峡。 (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的遗迹。这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而成为海洋。 (3)地中海面积缩小。 ...... 新课教学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有一条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内力作用)和雅鲁藏布江(外力作用)年复一年的冲刷,才刻出了这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