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842

2025中考复习专题10 压强和浮力的大小比较与综合计算(含解析)

日期:2025-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368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比较,解析,计算,综合,大小
    专题10 压强和浮力的大小比较与综合计算 一、压强比大小问题 ①固体压强应优先考虑公式F=F/S,比较F压力和S受力面积的关系,柱形固体也可使用P=ρgH来进行判断 ②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而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压强和底面积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所以无论是同种液体、不同种液体还是加入固体,属于哪一种情况,只要涉及到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ρ液gh比较P,再根据公式F=PS比较F。 二、浮力比大小问题 ①相同液体ρ液则比较V排大小 ②相同V排则比较ρ液 ③同一物体比状态(一般放在不同液体中) ④不同物体比物重(一般放在相同液体中) 三、压强和浮力的计算 近年中考有关浮力难题多以阿基米德原理和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通常会跟压力、压强、质量、密度、杠杆、滑轮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浮体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先明确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漂浮、悬浮等。 (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只受到重力G物和浮力F浮两个力的作用,并处于静止状态(漂浮或悬浮)。 (3)列出二力平衡的方程: F浮= G物。 (4)展开求解:将求浮力的公式F浮= ρ液gV排、重力公式G物=m物g (或G物=ρ物V物g )求未知量。 (5)若受到重力G物和浮力F浮两个力外,还有绳子拉力、弹簧的弹力、接触面的支持力等作用,列出受力的等式,即向上的力 = 向下的力,再根据公式解题。 (6)需要注意的是单位转换,不同状态下浮力不同,用不同的符号代替,如F浮与F浮’等。 题型1固体压强大小比较 2 题型2压强的计算 3 题型3液体压强的比较大小 4 题型4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 4 题型5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5 题型6浮力大小的计算 7 题型7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8 题型1固体压强大小比较 1.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已知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和p乙,甲、乙的密度大小ρ甲、ρ乙关系是(  ) A.p甲=p乙,ρ甲>ρ乙 B.p甲<p乙,ρ甲<ρ乙 C.p甲>p乙,ρ甲<ρ乙 D.p甲>p乙,ρ甲>ρ乙 题型2压强的计算 3.甲、乙两物体重叠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5N和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底面积为100cm2,重为10N,乙的底面积为50cm2,重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压强为2000Pa B.乙对地面的压力为20N C.甲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为水平向右 D.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4.如图所示,甲、乙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其密度之比ρ甲:ρ乙=1:2。图中甲的底面积为400cm2,重为16N,取g=10N/kg,求: (1)甲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 (2)乙物体的密度; (3)若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若叠放后甲、乙对底面的压强增加量分别为Δp甲和Δp乙,且当Δp甲:Δp乙=1:5时,则甲物体沿竖直方向截去的质量是多少? 5.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力均为G,甲的边长a为3h,乙的边长b为2h。求: ①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 ②正方体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③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截去相同的厚度Δh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相等,请计算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