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化学计算 一、中考科学试卷中化学计算题也是必考的内容 (1)坐标(图像)计算 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元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函数图像直观的表示出来。坐标系中的函数图不仅能表示化学反应,还能较好地反映化学变化的过程,经常是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解决这类题的办法,应该仔细分析函数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点一图趋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图像变化趋势,分析其含义。特别是要重点了解拐点表示对应两种物质一定恰好完全反应,这是此类题的关键。 (2)表格计算 表格数据型化学计算:这是一类有关数据分析处理的综合计算题型,这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3)文字叙述型计算: 文字叙述型化学计算、解决综合计算的关键在于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寻找其中某一个纯净物质量(纯量)再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分别求解相关纯净物的质量。 注意事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 ①化学方程式中每一项都应是纯净的物质; ②化学方程式中每一种物质代入或算出的质量都是纯净的质量; ③有些参加反应的物质中还要分析是否完全反应,如反应不完全,该未反应部分质量不能按反应的质量进行计算 二、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以化合物AaBb为例,可推导出下列计算公式 1.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a+B的相对原子质量×b; 2.A、B原子个数比== 3.A、B元素质量比== 4.A元素的质量分数=A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5.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AaBb)质量×A元素的质量分数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 1.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100% 变形后为: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稀释计算主要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列式:若浓溶液的质量为m浓,质量分数为a%,加m水稀释后质量分数为b%,则可列式为:m浓·a%=(m浓+m水)·b% 3.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涉及到的一般都是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常要用到的公式:m溶质=m溶液×a%,然后把得到的溶质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 四、化学方程式进行纯净物质间的计算 1.知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此内容是本课时的拓展,一类习题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或实质,利用反应物前后物质或元素质量守恒进行计算。另一类习题还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之差,算出气体或沉淀物的质量,再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不带单位); (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找出相关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写在对应化学式的下面;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5)简明写出答案。 注意事项: 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格式化,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比,特别是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②题设中未知数没有单位,求出的未知数应带单位; ③计算中已知量每步都要带单位。 题型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3 题型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 题型3有关溶液的计算 7 题型4综合计算 9 题型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8.4% B.37.6% C.36.8% D.22% 2.某气体由SO2、H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混合而成。现测知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情况不可能是( ) A.SO2 B.H2、CO2 C.SO2、H2、CO2 D.SO2、H2 3.只含铜、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克,测得其中含铜元素的质量为8.0克。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样品的组成有2种情况 B.固体样品可能是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