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6997

2025年中考科学二轮专题【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重难点11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日期:2025-05-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4次 大小:4926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定律,守恒,质量,重难点,专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难点11 质量守恒定律 命题趋势 考点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预测 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在近三年浙江中考科学试卷中,质量守恒定律考查题型丰富多样。选择题常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念的理解,如判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填空题多涉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实验探究题可能围绕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考查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误差分析等;计算题则将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计算相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计算能力。 预计 2025 年浙江中考科学仍会考查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可能会深化对概念的考查,如分析复杂化学反应中多种物质参与时质量守恒的具体体现,判断在特殊条件下(如高温、高压等)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性等;实验探究题可能会对实验进行拓展创新,如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更精确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或者设计实验探究在不同环境因素下质量守恒定律的表现,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计算题大概率会综合多个化学知识点,如将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相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计算能力 。 重点诠释 【体系构建】 【重难诠释】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改变,原子间只是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求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2)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判断是否全部反应 知识点二、验证实验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管、气球、白磷等。 实验步骤 1、取少量白磷放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2、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记录所称的质量m1。 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3、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m2。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实验结论:m1 = m2,参加化学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烧杯、铁钉、硫酸铜溶液等。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将一根洁净的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 2、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 3、待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后,再次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2。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实验结论:m1 = m2,参加化学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三、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纯净物质间的计算 1、知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不带单位); (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找出相关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写在对应化学式的下面; (4)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5)简明写出答案。 注意事项: ①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