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035

【任务驱动式】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4696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必修,2019,人教,化学,高中
  • cover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反思,提炼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迁移至物质分类,能对酸、碱、盐、氧化物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进行描述和符号表征。 2.通过归纳相关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关系,建立物质转化模型,认识物质的变化规律。 3.通过对氢氧化铁胶体性质的讨论,能从微观粒子尺度和宏观性质相结合的角度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内容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实际需要,本节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学生在初中化学课上已经学过。在初中的基础课上,教材重点介绍了“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以及同素异形体、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这既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又可以为后面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都是混合物,学生在初中化学课上也都接触过。教材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概念,然后以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作为分类依据,引入胶体的概念,并通过实验1-1引出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效应。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源于初中,高于初中。在编排思路上,教材注意与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合理衔接,以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为线索,复习和巩固旧知识,适当引入新知识。在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方面,教材突出分类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强调物质转化的价值。这样编排,既可以减轻学生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学习化学,有利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用分类法,建立各类物质的转化关系模型, 难点: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树状分类法与交叉分类法 活动1:(创设生活情景)帮助父母完成周末购物清单。 购物清单:薯片 脉动 酸奶 食盐 黄瓜 奥利奥饼干 食用油 保鲜袋 洗衣液 举例:买薯片的路径(PPT展示动画路径) 教师活动: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之上图片展示一些生活中分类的应用。 举例:超市中的商品,图书馆里的书,网页上的信息,QQ微信里的群,药店里的药品,快递分拣中心,饭店里的菜单,商场楼层布局…… 设计意图: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分类的意义。 活动2: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化学物质(尽量用化学式表示)。 活动3:请将你列举出的物质进行分类。 举例:盐酸 NaOH Ca(OH)2 H2SO4 Na2CO3 BaCl2 石墨 金刚石 泥沙水溶液 油水混合物 O2 O3 Cu Fe H2O CO CO2 SO2 CuO CaO Fe2O3 CH4 乙醇 乙酸 空气 不同于盐酸(溶液)的混合物,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胶体 分类结果可能是:按照组成成分,分成两类(纯净物、混合物) 按照物质状态,分为三类(固体、液体、气体)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就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即:分类目的→决定→分类标准→决定→分类结果。(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等) 特殊:NH3 N2H4是氢化物 FeS硫化物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将物质分类系统化,并学会用树状分类法构建物质分类框架。 活动4:再看活动3举例中的蓝色的两组物质。 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单质。 新概念:同素异形体 举例: O2 O3; 红磷 白磷; 金刚石 石墨 C60 (Cn) 活动5: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出下列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分类。 CO2 SO3 CaO Fe2O3 【CO NO SO2 SiO2 CuO Na2O Al2O3】 (与酸、碱、水反应的方程式) 新概念: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 碱→盐+水 酸性氧化物 + 水→酸 碱性氧化物 + 酸→盐+水 碱性氧化物 + 水→碱 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盐 注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O NO NO2不成盐氧化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