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094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3904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 导入新课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 ▲当今世界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 社会主义发展并不一帆风顺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标要点】 1.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2.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认识苏联改革失败的必然性。 本课篇章 第一篇章、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经济体制及改革的失败使苏联走向解体 第二篇章、东欧的社区建设改革和剧变。 ———东欧一直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最终发生了巨变 第三篇章、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前途光明 第一篇章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苏联的经济体制及改革的失败使苏联走向解体 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的落后没有改观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 主要内容 政治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农业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 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成果 经济 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科技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政治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局限 经济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政治 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 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从1953年至1958年,个人副业有了极大幅度增长:土豆、蔬菜增长了14.3%,牛的头数增加了25.3%,肉、奶的产量分别增加了33%和27%,水果增加了46%。 ———陈婉玲《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1957年5月赫鲁晓夫突然提出,苏联的人均牛奶和黄油的产量将在1958年赶上美国,人均肉类产量将在1960-1961年赶上美国。 ……1957年,苏联的肉类产量只有570万吨,而美国是1600万吨;人均肉类产量,苏联是36公斤,美国是97公斤。从1959年起,赫鲁晓夫开始推行冒进式的“七年计划”。同时,他还把赶超美国的时间提前两年。 ———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治理》 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造成苏联思想界极度混乱 政策制定反复无常 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 深化理解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苏联模式。 (2)改革没有结合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3)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4)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不利于改革的进行。 赫鲁晓夫楼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开始) 主要内容 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过分重视发展军工】 勃列日涅夫大力发展 战略核武器和远洋海军 他把85%以上的工业投资 用于发展军事工业 到1978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已占世界首位 【高干集团官僚化严重】戈尔巴乔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到勃列日涅夫与州委、边疆区委和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们的关系时说, 勃列日涅夫与他们之间有一个“君子协定”: 只要第一书记们支持总书记,并对他作为领袖颂扬,他就允许他们在各自的地区为所欲为。 ———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 我的俄国朋友告诉我说:“真正重要的并不是金钱,而是门路……进最好的学校,去度假胜地,使用公家汽车的门路……或是进入为权贵开设的特权商店购货的门路。在这些商店里,一辆新的125型小汽车只卖1370卢布,而不是通常的售价7500卢布。” ——— [美]赫德里克·史密斯《俄国人》 在苏共二十三大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