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 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 如:NaCl和KNO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 二、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三、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四、粗盐提纯 1.通过海水提取的粗盐中含有 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加入的顺序有哪些 原因是什么 (2)碳酸钠溶液作用 (3)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4)氯化钡溶液作用 (5)盐酸的作用 盐酸过量对精盐精度是否有影响 (6)操作a的名称 操作a中玻璃仪器有哪些 玻璃棒作用 (7)操作b的名称 操作b玻璃棒作用 (8)沉淀所含物质有哪些 (9)滤液中溶质有哪些 如何检验 如何证明除氯化钠外的其它溶质 (10)步骤⑥和⑦颠倒顺序,会造成什么实验后果 (11)总共有多少个复分解反应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题型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3 题型2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9 题型3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13 题型1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用如图装置来分离CO2和CO混合气体并干燥,现装置内空气已排尽。实验步骤为:①关闭活塞b和止水夹d,打开止水夹a、c;②关闭止水夹a、c,打开活塞b和止水夹d。甲、乙、丙中分别盛放的试剂为( ) 选项 甲 乙 丙 A NaOH溶液 稀H2SO4 浓H2SO4 B NaOH溶液 稀H2SO4 NaOH溶液 C 饱和NaHCO3溶液 浓盐酸 浓H2SO4 D 浓H2SO4 NaOH溶液 浓H2SO4 2.茶多酚是茶叶中酚类物质的总称。茶多酚是①淡黄色粉状固体,②易溶于水,③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色,④能抗菌杀菌。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属于物理性质 B.操作Ⅰ可为过滤操作 C.茶多酚杀菌是化学变化 D.操作Ⅱ可为蒸发操作 3.在完成“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3)请你计算:若制得1.92g氧气,则参加反应的氯酸钾(KClO3)的质量为 g。 (4)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滤渣已洗净 。 4.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是常见的盐。 (1)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 的化合物。 (2)实验室里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该反应进行完全后,通过下表所示的三步操作,可以从其固体残留物中提纯氯化钾。请填写下表: 步骤 操作名称 必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