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515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综合评价卷(学生版+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6041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九年级,人教,化学,初中,教师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综合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9分)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1 mL水和1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 mL C.1 g氢气在1 g氧气中点燃后生成 2 g水 D.1 g硫与1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2 g二氧化硫 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3.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从这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氧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 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 4.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 B.铝粉在空气中燃烧:2Al+O22AlO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D.水通电分解:2H2O2H2↑+O2↑ 5.《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 ) A.H2O B.CO C.Fe3O4 D.CO2 6.在化学反应2A+B3C+D中,已知60 g A和3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5 g D。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60 B.30 C.90 D.120 7.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之一。如图为乙醇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3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该反应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 8.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 g氧气,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对该化合物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计算碳、氢原子的个数比 9.生产替代氟利昂的新型制冷剂需要原料四氟化碳(CF4),其可由下列反应制得:SiC+2F2CF4+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氟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该反应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C.反应中F2与CF4的粒子个数比为 1∶2 D.X的化学式为SI 10.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2 50 8 x 反应后质量/g 12 25 16 17 A.待测值x为0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50 g D.在反应中A一定是催化剂 11.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一定为催化剂 B.丁属于化合物 C.a的值为12 D.当甲为2 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4∶5 12.某学习小组加热锥形瓶中的铜粉(如图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时借助传感器测得氧气含量变化(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注射器替代图甲装置中的气球完成实验 B.图甲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C.据图乙的数据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铜约为64 g D.装置的气密性对氧气含量变化的测定无影响 13.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木炭分别在足量的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 B.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镁在氧气中燃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1分) 二、填空简答题(共4小题,共34分) 14.(8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Al+3O2 Al2O3。 (2)C2H5OH+ O22CO2+ H2O。 (3)3C+ Fe2O3 Fe+3CO2↑。 (4) CO+Fe3O43Fe+ CO2。 15.(1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