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574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27322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文明,产生,早期,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史 世界古代史 人类产生到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前。讲述多元古代文明、欧亚大帝国的形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基本隔绝下的初步联系; 世界近代史 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形成。 讲述世界联系加强、人文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两个工业革命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 世界现代史 20世纪至今。 讲述两次世界大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冷战、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 分散 整体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500年左右) 课程标准: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重点难点: 1.重点:古代世界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2.难点: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及各文明古国发展不同特点形成的历史原因与影响。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目录 CONTENTS (一)文明的内涵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思考: 什么是文明?文明产生的标志主要有哪些? 1、文明产生的标志: 城市 阶级 国家 文字 艺术和科学 农耕 畜牧 劳动生产率提高 阶级 国家 文字 农耕生产 需要定居 城市 剩余 产品 记事 管理 生产力 文明 私有制 贫富差距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社会分工 交换、贸易 农耕、畜牧 农业、手工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 社会形态 采集 渔猎 生产 关系 社会分化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前提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文明产生的过程 (一)早期文明的特点 中华文明 距今约50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BC3千纪 古巴比伦文明 约BC3500年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古希腊文明 约BC2千纪 总体特点: 独立发展,多元特征 大河文明 (种植农业为主)农耕经济, 地区性大国,君主专制。 海洋文明 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为主的经济,城邦民主政治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结合教材从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文化成就三个方面归纳文明发展的概况,理解文明的包容性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自然环境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二)早期文明的概况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文明 进程 政治制度 公元前3500年 产生最初文明 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 地区出现一系列的城市国家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 王国基本统一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 ◎太阳神沙玛什 ◎汉谟拉比法典 君权神授 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二)早期文明的概况 重点探讨 《汉谟拉比法典》 相关史料 (1)地位: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 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特点: ①宣扬君权神授 ②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序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发明战车和车轮 洪水和方舟传说 文化 1、时间:前3500 年~前18世纪 2、自然环境: 干旱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