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中古时期的欧洲 古代美洲与非洲 5世纪 15世纪 西罗马灭亡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被称为“中古时期”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的多元面貌。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一方面,有长期的战争、恐怖的饥荒和瘟疫的肆虐;但另一方面,古典文明的分崩离析也促成了西欧文明的出现。人口得以增长,财富得以汇聚,城市得到发展,教育得到振兴,疆域也在扩张,中世纪的历史发展出了许许多多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在黑暗之中拨开黎明的曙光。 ———美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中世纪是个怎样的时代? 黑暗?愚昧?落后?可怕? 变化?进步?光明? 名词概念 目录 一、西欧封建社会 二、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中古时期的西欧 中古时期的东欧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476年,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并建立了多个王国,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欧洲进入封建社会 (一)条件: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社会产生了。 (二)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2、经济:庄园和农奴制 一 西欧封建社会 3、思想:基督教控制思想 特征一: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 分散封闭的经济和落后的生产力使得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水平处于非常低下的状况,对于绝大多数人口来说,饥饿的问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首要问题。 营养不良使得大量的儿童早年天折,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居住条件极其简陋和肮脏,中世纪的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种恶劣、 贫乏的生活条件。 ———赵林著《西方文化概论》 早期西欧的社会面貌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领有的土地称为“采邑”。 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宫相查理·马特(714—741年为宫相)尽量增多自己的封臣,并授给他们土地作为采邑,以后封臣取得采邑渐成惯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卷网-,第六章 查理·马特 (676-741年) 社会动荡、落后的自然经济 维护统治秩序 特征一: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1)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查理·马特改革:以土地为纽带,有条件的封赐) 2、内容 封君 封臣 提供土地与保护 效忠、服兵役 封君封臣制是一种政体,在此政体中,拥有地产的人,也就拥有政权。 1、条件 特征一: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 特征一:政治上封君封臣制度 3、特点 ①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的; ②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中古西欧谚语 ③只对直接领主负责 ④地方领主相对独立 国王控制力有限 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二 封君封臣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