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7807

4.1 夯实法治基础(共28张PPT)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优质课件

日期:2025-05-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43818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法治,道德,优质,上册,九年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4.1 夯实法治基础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法治中国取得的进步,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治观念:理解法治的本质和特征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责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认识到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学习重难点:法治的意义法及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措施 导入新课 交通井然有序 视频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一)选择法治道路 探究与分享 结合视频,谈谈你的感受。 法治保障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及国家发展进步。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1.法治的内涵 什么法? 如何治?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探究与分享 思考:生活中保护我们的法有什么作用? 2.法治的意义 个人角度: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建立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社会角度: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法治的要求 (1)良法之治 ①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 良法(三个判断标准) ③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环境保护法》———一些限期治理企业迟迟完不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成了“无期”治理......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食品安全法》———毒大米、毒奶粉、毒生姜...... 《环境保护法》———随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执法的严肃性不够等排污收费力度不大,存在人情收费、协议收费、现象;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vs 法制 法律、制度的总称,侧重于立法层面 国家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侧重于执法、司法层面 我国为什么选择法治呢? 法律制度 法治 依法治理 1840年以前 (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1840年以后(近代)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如今 人治社会 变法改制 救亡图存 探索法治建设 ———确立依法治国 人高于法、权大于法 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 漠视规则、极大的任意性、非理性 失败 法律为最高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稳定性、一贯性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4.中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 ①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 ②1840年以后,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③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1)法治是中国经历封建专制之后的历史选择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描绘法治蓝图 1978年 1997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颁布《民法典》、 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 2022 党的二十大, 坚定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 2012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