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广西南宁市名校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孔子主张“(君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主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这说明先秦儒学( ) A. 反对君主集权 B. 等级观念鲜明 C. 强调天人合一 D. 民本色彩浓厚 2.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致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 A. 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 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 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 D. 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3.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 A. 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B. 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 C. 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 D. 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沿袭 4.明末史学家王夫之论述:“天宝元年,置十节度使,其九皆西北边微也……夫使禄山之乱,两河、汝、雏、淮、楚之间,有大臣屯重旅,拊其入关之背,而迫之以前却两难之势,贼其敢轻窥函谷哉?”由此可见,王夫之认为安史之乱爆发并进展迅速的原因是( ) A. 节度使设置过多 B. 边镇将帅的蕃族化 C. 朝廷吏治的腐败 D. 唐朝军备外重内轻 5.表2明朝南方市镇的发展状况(部分)这反映出( ) 市镇 发展状况 盛泽镇 明嘉靖年间,居民百家“以绸绫为业”,进入清代,发展为“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交易额“日逾为金”的巨镇 王江泾镇 “烟户万家”的巨镇,其居民“多织缯为业,日出千匹,衣被数州郡” 枫泾镇、朱泾镇 “前明数百家(棉)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鹉坊、商贾悉从之” A. 市镇间存在不同生产方式 B. 生产经营的区域特色鲜明 C. 长途贩运的商贸活动兴盛 D. 南北方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6.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以土枪土炮抗击了用近代化武器装备起来的训练有素的日本侵略者达5个月之久,先后作战100余次,打死击伤日军3万多人。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日本已确立独占中国的局面 B.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清朝封建统治的日趋腐朽 D. 台湾军民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 7.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图所示资料,其探究的主题是( ) A. 国民党统治迅速覆灭原因 B. 中共革命道路的探索 C. 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 D.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8.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提交宪法委员后讨论通过,然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各方面代表8000多人进行了2个多月的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宪法委员会对原草案再次进行修改,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据此可知,1954年宪法( ) A. 充分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制定过程遵循了人民民主原则 C. 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D. 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9.1963年12月到1964年2月,周恩来总理一行访问亚非14国,其中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10个非洲国家。周恩来总理的非洲之行,是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对非洲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此次访问( ) A. 改善了严峻的外部形势 B.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兴起 C. 背离了原有的外交原则 D.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10.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人在上海市南京路“好公道”国营面店对面开了家“好再来”个体面馆。同样的价格,“好再来”用的是鸡汤,把顾客都吸引了过去。这时“好公道”便通过主管部门在原料供应上卡“好再来”。从材料可以得出( ) A. 人民公社体制的广泛推行 B. 个体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