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9045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视频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135509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5课,明朝,统治,课件,视频
    (课件网) 中国历史上, 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 他,出身贫寒,从小给地主放牛为生 他,当过和尚,做过乞丐… 但,他最终站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力巅峰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朝的统治 第 15 课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一、 明朝的建立 科举考试的变化 一、明朝的建立 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②1351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 1、背景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 一、明朝的建立 2、建立 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灭元 1368年 应天府 (南京) 明太祖. 朱元璋 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年号:洪武 一、明朝的建立 3、靖难之役 1368年: 建立明朝, 定都应天府 1398年: 建文帝继位, 采取“削藩” 1399年 燕王朱棣(dì)发动靖难之役,并夺取帝位 1421年, 迁都北京 明太祖 明成祖 建文帝 明惠帝 明成祖朱棣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二、 强化皇权 材料一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元史·百官志》 材料二 (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元史·百官志》 二、强化皇权 1、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 1.原因: 2.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恢复社会经济,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皇帝 中 央 机 构 五军都督府 吏 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二、强化皇权 3、改革措施———中央 ②设立五军都督府(统兵权)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调兵权) ①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中央: 二、强化皇权 3、改革措施———监察 锦衣卫木印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宪宗 成立东厂 成立西厂 材料一:明太祖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设立锦衣卫 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 职责: 皇帝 内阁 中 央 机 构 地方 机 构 五军都督府 吏 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锦衣卫 东厂 民政财政 司法 军务 明成祖 监督地方巩固皇室 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二、强化皇权 3、改革措施———地方 三司 ①设立三司,互不统属。 地方: ②分封诸王,驻守各地。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实行“八股取士” 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 考试范围 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试要求 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为标准。 答题格式 “八股文” 特点(危害) 八股文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朝代 贡 献 历程 隋朝 隋文帝: 雏形 隋炀帝: 创立 唐朝 唐太宗: 发展 武则天: 唐玄宗: 宋朝 完善 明朝 僵化 依才能取士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 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及名次直接由皇帝掌握,。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实行八股取士 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重要考察内容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2、发展历程 思考:历代统治者在思想领域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目的又是什么?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尊崇儒术 明朝:八股取士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四、 民族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