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河南省许昌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前模拟测试 历史试题 2025.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发掘情况。表中内容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 ) 时间 遗址 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 河南舞阳贾湖 发现大量的柄形器(权力地位的象征)、叉形骨器、龟灵占卜、太阳纹陶器等宗教用品 距今6000年前后 陕西西安姜寨 遗址东、南、北三面都有人工挖成的防御性壕沟 距今40000年前后 山西襄汾陶寺村 遗址有王墓、观象台、宫殿、仓储区、手工业区等 A.孕育新的社会组织形态 B.私有制导致贫富分化明显 C.社会劳动分工已经出现 D.氏族之间的战争相对频繁 2.商周时期,法律便规定了“不孝罪”,所谓“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秦律也明确规定:“殴大父母,黥为城旦春。”这反映了( ) A.儒家伦理对古代法律影响深远 B.维护人伦利于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C.古代中国外儒内法的法律理念 D.孝道是古代社会的基本法律规范 3.据《唐会要》记载:“(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九月十日敕,谏议大夫论事,自今以后,不须令宰相先知。”“(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九月,以拾遗杜郁为秘书监。左拾遗独孤郁等上疏,以为宰相之子,不合为谏诤之官。”这主要反映了唐朝( ) A.中枢机构出现了权力再分配 B.通过分散相权以强化皇权 C.注重对谏官监察权力的规范 D.谏官制度具有相对独立性 4.宋代城市中的瓦子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演艺可以嘲弄官员(参军戏)、嘲弄秀才(耍秀才)、嘲弄农民(杂扮),贬“士农”而扬“工商”。此现象( ) A.是新的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 B.反映了当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C.迎合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折射出科举选官等封建制度的僵化 5.《大明会典》载:“洪武十八年(1385年),令天下有司,凡遇岁饥先发仓赈贷,然后具奏。”明成祖时期,皇太子下谕:“军民困乏,待哺嗷嗷,卿等尚从容启请待报,汲黯何如人也?亟发仓赈之。勿缓。”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逐渐松弛 B.统治者具有“开明、恤民”的思想 C.赈灾和社会救济的效率得以提高 D.国家灾荒救济职责呈现下移趋势 6.洋务运动期间,开平矿务局的招商章程规定,每股100两的股银可以和别人搭股,也可以先付10两,“即发第一期收票”,“半年后再收40两,即发第二期收票”,其余50两一年以后收齐“换发股票”。这主要说明开平矿务局( ) A.企业经营方式具有灵活性 B.开近代中国股份制先河 C.有效地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D.体现了官督商办的特点 7.1901年,张之洞致电各省督抚,指出“今日国土日蹙,国权日夺,群强日逼……若仅整顿中法,以屡败之国威,积弱之人才,岂能除二千余年养成之积弊?”各省督抚纷纷表示愿意响应。不久,清末“新政”正式实施。这表明( ) A.地方势力的壮大与中央集权的弱化 B.晚清“新政”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救亡思想剧变 D.地方势力是推动清末改革的主体 8.1917年,李大钊提出“吾惟盼吾新中国之新青年速起而耸起双肩,负此再造国家民族之责任……”。1923年,陈独秀提出“(青年)第一要明白他责任重大,而不可自弃,这是因为国民中只有学生比较是醒觉的”。这些言论( ) A.受到了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旨在促使中国青年冲破传统思想束缚 C.为青年在大变革时代指明了发展方向 D.有利于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 9.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开展抗日游击战的同时,还成立了各种在华反战组织,进行了广泛的反战宣传活动,如1939年,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反战团体“日本士兵觉醒联盟”成立;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