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度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25.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汉武帝时开始推行“以儒取士”的察举制。这一转变,取决于( ) A.军功地主势力开始衰落 B.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 C.现实政治对人才的需要 D.文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2.秦汉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其中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经考核后,便可根据考核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秦汉时期的这一做法( ) A.促进了农村土地开发 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 D.削弱了地方经济实力 3.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的初衷在于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意图实现中央对地方大族势力的强有力控制,但却把门第放到选官标准的第一位,最终巩固了门阀统治。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B.是中央对地方大族势力的某种妥协 C.成为魏晋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无法逆转门阀专政的历史倾向 4.宋仁宗在位四十余年,所用宰相二三十人,其进退皆取天下公议,未尝辄出私意,公议所发常自台谏,凡台谏所言,实时行下。其言是则黜宰相,其言妄则黜台谏。这体现了当时( ) A.监察体制发挥作用 B.君主权力受到削弱 C.宰相更换非常频繁 D.仁宗皇帝疏于政事 5.下表是明代监察官员的选任方式。据此推知明代的监察官员( ) 荐举 吏部、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及三品以上京官荐举,吏部勘核,合格授官 选补 进士、举人、监生初入仕途及被选补 改授 由庶吉士(进士通过朝考者)入翰林院学习三年,按成绩优劣授职 考选 面向社会招考,有临时和定期两种,考选后择优授职 A.选拔方式多样,但都必须经过考试环节 B.来源多元,促使社会阶层流动急剧加速 C.选拔方式多样,凸显学而优则仕的理念 D.来源多元,依托权贵腐败习气非常明显 6.“闲职的存在是对经济和效率的阻碍,也变成了一种政治手段,政党间回馈其支持者的方式,这成为闲职虽然冗赘但是无法废除的原因,(英国)公职规模也在1821年达到27000人。”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国王赐官制 B.两官分离制 C.政党分肥制 D.常任文官制 7.19世纪初,对英国官吏制度的批评之声已零星出现,但政府并无改变由王公贵族“恩赐”官职做法的打算,直到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才被政府接受,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由此可推知,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主要得益于( ) A.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君主权力被逐渐架空 D.人民主权论的传播 8.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至1972年,日本20世纪出任首相的35人中,只有5人没有担任事务官或军官。据此可知( ) A.政务官和事务官“泾渭分明” B.文官忠实执行政府政策 C.文官“政治中立、职务常任” D.两官分途走向交叉互融 9.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演变( ) 建国初期 按资历进行晋升 19世纪30年代 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 19世纪末 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 A.反映出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 B.保证了政府的清廉 C.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D.遏制了总统的权力 10.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虽然在维系资本主义各项政治制度正常运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它在19世纪中期以后,曾使资本主义政治产生了一些倒退、腐败现象,特别是“政党分肥”引起的政治大动荡使政府行政人员经常大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