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9423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集善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679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江苏省,七年级,历史,考试,期中,学期
  • cover
昆山市集善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上述材料反映了隋朝(  ) A.统治十分残暴 B.洛阳盛产粮食 C.横征暴敛无度 D.社会经济发展 2.《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富强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统一全国,增强了实力 B.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改革措施 C.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D.隋统一后,南北交流加强 5.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该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工程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②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历代诗 陈》中有诗句“六朝至此灭,天下归杨坚。”此句描述的史实是(  ) A.南北政权并立 B.江南政权更替 C.隋朝完成统一 D.隋朝经济发展 7.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指他 (  ) A.建立隋朝 B.统一南北 C.励精图治,使经济繁荣 D.开通了大运河 8.唐朝政局可用如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 9.下列哪一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 A.鉴真东渡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10.“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11.武则天曾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12.如图是古代殿试场景。这种场景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汉武帝时期 B.贞观年间 C.武则天时期 D.开元年间 13.有一次,唐玄宗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罢官。这体现了他(  ) A.打击地方权贵 B.宽以待人 C.整顿吏治 D.任人唯亲 14.元朝规定: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这体现行省制度(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地方官员没有了权力 C.对后世影响力非常大 D.不利于管辖辽阔疆域 1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人们休养生息,牛羊遍布田野,白发老迈的人,都不识打仗的武器了)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6.“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据材料判断通判的作用是(  ) A.削弱宰相权力 B.分解知州权力 C.控制地方财政 D.掌控地方军权 17.有西方学者认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