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中重点语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2.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处自然景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海上日出不同情况下的壮美。 2. 领悟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把握描写顺序。 (二)教学难点 1. 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准确、生动的词语表现海上日出的变化过程。 2. 能够迁移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进行片段写作。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堂(5分钟) 1. 展示生活中日出或日落的图片、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观看日出或日落的经历。 2. 提问:“同学们,大家都看过日出或日落,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当时看到的景象和内心感受吗?”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自然引出本节课对巴金笔下《海上日出》的深入学习。 (二)明确任务(5分钟) 1.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对海上日出的初步印象。 2. 明确本节课任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描写手法,感受海上日出的美,并尝试运用所学进行写作。 (三)尝试表达(10分钟) 1. 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描写海上日出过程及景象的语句。 2.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上日出的过程,可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发言。 (四)学习方案(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如“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讲解这句话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分析“负着重荷”“努力上升”“冲破”“跳出”等词语的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太阳升起时的艰难与壮美。 2. 梳理描写顺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体会这种写作顺序的好处。 (五)合作探究(1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布置探究任务:对比文中不同天气情况下(晴天、有云时)海上日出景象的描写,思考作者是如何突出特点的。 2. 各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适时给予启发和引导。 (六)成果展示(10分钟) 1.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分享小组讨论的发现和体会。 2.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设计 1. 背诵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2. 选择一处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如校园的清晨、公园的傍晚等),仿照《海上日出》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