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99508

36 第二部分 福建专题突破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对外交往

日期:2025-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072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专题,第二,部分,福建,突破,中外
  • cover
备考教案 历史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对外交往 【热点导读】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这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也是中国—中亚机制建立3年来的首次峰会,在中国—中亚关系史上树立起一座新的历史丰碑,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时代。此次峰会对中国—中亚机制进行了立柱架梁和全面布局。各国商定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新机制的建立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考点链接】(1)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中国现代外交。(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线索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交流 时期 史实 影响或意义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后,陆路丝绸之路开通,随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文化 唐朝 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促进了中国与日本、印度的文化交流 宋朝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阿拉伯人将指南针传入欧洲 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指南针的外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元朝 建立四通八达的驿站(驿站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火药和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火药、印刷术对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 1405—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戚继光抗倭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清朝 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 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线索二中国近代的外交 时期 史实 影响 清朝 后期 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北洋政 府时期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日本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 引发了中国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 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 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国民政府时期 1942年,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线索三中国现代的对外关系 时期 主要成就 影响 新中国 成立初期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正式建交 为经济建设创设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0世纪 70年代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出现了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后 (1)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