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上历史考点(全+新) 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①元谋人(170万年前,云南省元谋县)———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群居、制作工具(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②北京人(距今20—7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直立行走、群居、会制作工具、会使用并保存火种。 ③北京人的地位——— 迄今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为研究人类起源的提供了重要证据资料。 ④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已掌握磨制技术、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技术,有了审美观念(项链)。 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原是农业兴起(磨制石器、农作物种植、聚落、家畜饲养) ①河姆渡人: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长江流域)、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过定居生活、会挖水井、用耒耜耕种、饲养猪、狗等家畜。 ②半坡人:陕西西安市半坡村(黄河流域)、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冬天保暖)、过定居生活、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导致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差异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自然环境的差异。 ④大汶口人遗址:会精美玉器表明出现贫富分化。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表明早期国家产生。 3.传说与部落联盟时期 ①“人文始祖”: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传说中的黄帝发明指南车、建造宫室、挖水井、造舟车等 ;炎帝教民耕种。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基础,因此被称为“人文始祖”。 ②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③华夏族的形成特点:长期融合而成(例如:炎黄联盟、涿鹿之战)。 ④禅让制:一种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 ———开创了“公天下”,大同社会。 ⑤禅让制下的部落首领:尧→舜→禹 ;禹因为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禹大公无私的精神。⑥大禹治水的方式:疏导的方法(体现了创新精神) 4.夏商周———奴隶制王朝更替———青铜时代 ①夏朝(前2070年,大禹,阳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二里头遗址。 ②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禹死后他儿子启继承王位———开启了“家天下”世袭制———由“天下大同”进入“小康”。 ③牧野之战(前1046年):西周灭商朝(周武王伐商)的关键一战。 ④分封制:西周开创的政治制度。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分封依据及内容———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分封土地和人口;主要对象———亲人、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⑤分封制下等级森严:天子(最高统治者)→诸侯→卿大夫→士(最低一级的统治者) ;诸侯的主要义务———缴纳贡赋,军队服从周天子调遣。 ⑥对分封制的认识(评价):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交融,将中原文化带到地方;但诸侯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容易造成诸侯分割天下的局面出现。 ⑦夏商周的科技与文化成就:青铜器———商朝最繁荣(代表作———司母戊鼎———最重);甲骨文(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汉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造字特点是象形(最原始、最主要的造字法)、指示、会意、形声。 5.春秋战国———社会动荡、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新兴地主阶级出现 ①春秋时期生产力提高的标志: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也是社会发生动荡和变革的根源 ②春秋霸主:齐桓公(首霸)、晋文公、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争当霸主———有利于掌握政治主动权。 ③城濮之战(晋国和楚国):春秋时期争霸的典型战役。 ④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三家(韩赵魏)分晋,田氏代齐。 ⑤战国时著名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最惨烈)———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战争惨烈。 ⑥商鞅变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