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00507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6788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古诗词
,
2024-2025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课件网
) 《客至》 杜甫 “如果你在异乡独居多年,突然有好友来访,你会是什么心情?”联系生活经验思考。 情境导入: 时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 地点:成都浣花溪草堂 境遇:杜甫避安史之乱流寓成都,草堂初成,生活清贫但暂得安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 事件:故交崔明府(县令)到访,诗人以质朴笔墨记录待客场景。 内核:? 《客至》背景 解题 《客至》 “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过, 喜,表明喜悦之情。 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 即探望、拜访。 1.赏析诗歌语言质朴自然的特点,理解诗歌大意。 2.通过意象分析和对比阅读,探究诗中“喜”与“悲”交织的情感内涵。 3.结合杜甫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诗人情感的变化逻辑。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体会诗韵:首联轻快,尾联深情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shè sūn pēi 问题探究: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情感? 疏通诗意,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内容: 杜甫在草堂热情接待来访的友人崔明府。 深入赏析 1.环境特点:(自然宁静1分,人迹罕至1分) 草堂四周春水环绕,群鸥日日来访,画面自然宁静却显人迹罕至,暗含孤寂。 2.“群鸥”的用意:(象征、反衬、漂泊各1分) 象征隐逸:借《列子·黄帝》鸥鸟忘机(海上之人好鸥鸟,每日与鸥鸟游”)典故,暗喻诗人避世心境,但“群鸥日日来”暗示这种“隐逸”实为被动孤独。 反衬孤独:鸥鸟“多”与宾客“无”对比,为下文“客至”的惊喜蓄势。 暗示漂泊:鸥鸟无根,随风迁徙,暗合杜甫流寓成都、乱世漂泊的命运。表面向往鸥鸟的自由,实则隐含对安定生活的渴望(“群鸥”是孤独的陪伴者,而非志同道合的知己)。 3.手法与情感:(乐景哀情1分,结构作用1分) 以乐景衬哀情:明丽春景中暗藏孤寂,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结构作用:为下文“客至”的惊喜铺垫,通过“鸥鸟常来”与“客人罕至”的对比,引出后文“客至”的珍贵与欣喜。 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为何强调“群鸥”?(6分) 赏析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内容与手法: 对比反衬:“不曾”与“今始”对比,突出友人到访的意外之喜。往日花径不扫,蓬门常闭,今日特意扫径开门,体现对客人的极度珍视。 细节传情:“扫花径”“开蓬门”两个动作,以生活化的场景传递待客的真挚热情,展现主客间亲密无间的情谊。 2.情感表达: 客至之喜:通过动作细节流露久别重逢的欣喜,暗含乱世中人情温暖的珍贵。 孤独自守:“不曾缘客扫”暗示诗人此前独居的寂寞,反衬“君”的与众不同。 3.结构作用: 承上启下:承接首联“群鸥日日来”的无人之境,开启下文饮酒畅谈的欢愉场景。 4.示例简答:此联通过“扫径开门”的细节对比,以白描手法写出诗人待客的欣喜与珍视,“不曾”“今始”突出友人特殊性,展现乱世中真挚情谊的温暖。 赏析“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1.手法赏析: 白描写实:直言菜肴单一(“无兼味”)、酒水陈旧(“只旧醅”),以生活化场景展现待客的简朴,凸显诗人清贫自守的品格。 双重困境对比:“市远”与“家贫”形成空间与经济双重限制,既写物质匮乏的无奈,又反衬待客之心的赤诚。 2..情感表达:【质朴真诚(以粗茶淡饭待客,毫无虚伪客套)】 表面歉意,内藏真率:诗人不避家贫,以粗茶淡饭待客,反显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含答案)(2025-04-30)
《阿房宫赋》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4-30)
北京市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扫描版,无答案)(2025-04-30)
河北省2025届新高考临门卷3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4-30)
河北省2025届新高考临门卷4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4-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