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01405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10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二,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 一、单选题 1.董仲舒和孔颖达分别是汉唐两代官方正统儒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强调“天”至高无上,是一切政治原则和制度原理的本源,“道”是“天”的派生物;孔颖达则以“道”取代“天”,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政治范畴。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君主专制趋于衰落 B.世俗文化日渐活跃 C.三教合流基本完成 D.正统思想获得发展 2.康有为说“中国之败,非器不如人,乃制度不如人也。今欲自强,非变通旧法,改行立宪,无以救亡。”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变化的实质是( ) A.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深化 B.从维护封建统治到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转向 C.从改良旧制到批判旧文化思想的全方位变革 D.从依赖外部援助到依靠民众觉醒的路径转变 3.在《礼记·月令》中,对“四时之禁”已有明确且完整的表述。例如“孟春之月,禁止伐木”;“仲春二月,安萌芽”;“孟夏四月,毋大田猎”。据此可知,此时( ) A.政府加强土地管理 B.工商食官政策基本确立 C.儒家独尊局面形成 D.环保思想影响经济活动 4.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称过年。申骨文中已有“年”字,形状为人背扛禾谷。到了周代把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年”字含有了岁、祀之意,这时农作物收割之后家族成员聚集在一起祭祀神灵、祖先,祈求来年的护佑,逐渐出现了“春节”的雏形。随着时代发展,“团圆”成为春节的核心内涵。以上材料反映出春节文化( ) ①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 ②深受宗法血缘制度的影响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博采众长的包容性 ④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有学者认为,由商到周绝对不是后世以为的改朝换代,而是两个不同且长期冲突的文化拉锯斗争后产生了此消彼长的新局面。下列属于周文化“新局面”的有( ) ①“敬天保民” ②“封建亲戚” ③“工商食官” ④“华夏认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以下四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四个重要方面。根据图片内容,最符合新文化运动核心思想的是( ) A.复兴传统文化,重建社会秩序 B.全盘西化,只有彻底抛弃传统才能实现现代化 C.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 D.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改革应以政治革命为前提 7.2020年9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一件青铜壶,当地文物考古研究所称其为“鹅首曲颈青铜壶”,并推断鹅是天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则认为仅根据缺少颜色和细节刻画的头颈造型,难以辨认出是大雁、大鹅还是天鹅。湖南省“这是博物馆”公众号提出动物原型的辨认需要从考古文物或祭祀文化上找到进一步的证据来支撑。这说明( ) A.历史史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出土文物是判断真相的决定因素,不必依赖于其他资料 C.历史研究需结合多种资料,注意史料的互证 D.不同史料会导致历史史实的多样化和丰富化 8.唐都长安城内,帝王居住的宫城如同北极星周围的紫微垣,皇城象征着地平线上以北极星为圆心的天象,拱卫皇城及宫城的廓城则象征着大周天。城内建筑宫殿地势最高,政府机关次之,寺观和官僚住宅又次之,一般居民等而下之。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了唐代( ) A.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崛起 B.皇权至上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 C.注重城市防御功能的设计意图 D.融合多元文化特征的开放格局 9.1919—1920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学者先后成立了工读互助团。他们主张劳心与劳力、工与读相结合,办成“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新组织,将来各地的这类小组织联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