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新课导入 什么是“中世纪”?...... 西方文明的发展中处于光辉灿烂的古代和光芒四射的现代之间的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又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5世纪 西罗马灭亡 15世纪 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 一、西欧中世纪简史 蛮族入侵帝国两分 帝国三分子孙混战 既不神圣也非罗马 百年战争 两个强国 (5-15世纪) 二、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 (一)形成背景 (二)基本特征 一系列王国:“蛮族国家”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 文化:基督教神权至上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 根据材料,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 (二)基本特征 相关史料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别人。这些武装扈从(叫做封臣)原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2)内容 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1)背景: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封君 封臣 土地与保护 效忠、服兵役等 二、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 (二)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3)特点: A.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B.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C.具备契约意识,互尽义务 D.层级间相对独立,王权有限 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 封君 封臣 土地与保护 效忠、服兵役等 【学思之窗】“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西方社会史》 在这民生凋敝、暴力肆虐、劫掠横行的时代,地方的力量就是最有效的力量。……地方自治虽然并不意味着王权的丧失,但却意味着国王“声称”拥有的权力通常比他实际拥有的权力更大。 ———《欧洲中世纪史》 二、黑暗时代:西欧封建社会 (二)基本特征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4)影响: 积极: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加强统治) ②体现出契约精神、有限王权,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理论渊源 消极:封建主独立行使权力,造成王权较弱,分裂割据 (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之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比较项 西欧封君封臣制 西周分封制 不同 社会形态 纽带 统治方式 相同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维系 以血缘为纽带,靠宗法制维系 各级封建主不可越级管理 天子是天下共主 目的:维护统治; 特点:等级森严,层层分封; 内容:权力义务交织; 影响:前期加强统治,后期造成地方割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