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二中高考历史4月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黄宗羲提出两种圆满的道德一政治秩序:其一是以三代圣王为首的君主制,其二是否定了现实的、堕落的君主专制后重建的君臣共治。两种秩序都符合《礼运》首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政治理想。这体现出黄宗羲( ) A. 反对迷信权威并追求思想自由 B. 对传统政治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C. 打破了程朱理学正统思想地位 D. 反对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诉求 2.苏格拉底心目中的优秀个人应具备 ①心地善良 ②知识渊博 ③拥有财富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3.1868年,德国化工染料业巨头赫斯特、拜耳等率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实验室。19世纪70年代,这一做法在德国推广,各大企业为科学家提供了与业绩相关的薪酬方案,企业实验室制度后在美国、日本等国广泛建立。由此可知( ) A. 垄断组织在德国的普遍建立 B.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欧美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4.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下列属于该先贤的主张是( ) A. “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B. “然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D.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5.明太祖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示相。自秦始置示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朱元璋的这一讲话( ) A. 讲述了示相制度兴衰史 B. 完全符合示相的发展历史 C. 否定了相的积极作用 D. 意在为废除承相寻找依据 6.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鸦片战争) A. 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 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 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7.观察如图、对此图所描绘的战争态势认识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扩展到最大规模 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反攻阶段 C. 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欧洲 D. 英德战场成为抵抗纳粹主要战场 8.西汉建立后,刘邦以“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荚钱重三株,只及秦钱的四分之一,其文为“半两”。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曾“行八株钱”,文帝时“更铸四株钱”,其文皆仍“半两”。这一现象说明西汉初期( ) A. 物价上升严重 B. 度量衡尚未实现统一 C. 政局动荡不安 D. 铸币受前朝影响较大 9.西晋郭义恭在《广志》中记载谷子有12个品种。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86个品种,分别具有早熟、晚熟、耐旱、耐水、易春、味美、味恶等不同特点。这反映了北朝( ) A. 经济恢复的基本完成 B. 谷类作物种植发展 C. 南北方经济交流频繁 D. 人们期盼谷子高产 10.北伐战争前期,在国共两党的积极领导下,农民运动范围不断扩大。1927年5月后,国民党指斥农民运动破坏“公共秩序”,对农民运动进行了镇压。国民党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共两党固有矛盾的激化 B.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C. 农民运动阻碍了革命发展 D. 共产党获得运动领导权 11.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 )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指令性计划的实施 C. 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 D. 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 1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多由国王颁发给城市,其内容主要是确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为了吸引更多的移民进入城市,这些特许状在一定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