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辽宁省高考历史训练卷(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代,君主作出重大抉择时,会根据多名占卜官员的意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进行决议。战国游士多敢于和君主分庭抗礼,君主也往往以平等态度相待。材料旨在说明( ) A. 统治方式带有迷信色彩 B. 原始民主传统仍有影响 C. 君主权力受到较大限制 D. 游士敢于挑战君主权威 2.下列属于康熙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有( )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②反击侵略,签订条约 ③亲征朔漠,和善蒙古 ④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引进西学,学习科技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东晋时期,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被称为“侨人”,东晋设置与侨人原籍同名的州、郡、县对其进行管理,称为侨州、侨郡、侨县。起初东晋给予侨州郡县有户籍的侨人免除赋役的优待,而且对侨州郡县的豪强大族荫庇人口的做法也未加以限制。东晋的上述做法在当时( ) ①鼓励了北方人口南迁 ②有利于江南地区开发 ③带来了一些社会隐患 ④导致了东晋政局动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 ) ①信息革命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 ②军事革命 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 ③商业革命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 ④文学革命 苏轼以清浅婉约的语言入词,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昌南镇产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从此景德镇民闻天下。下列关于景德镇的“历史名片”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唐三彩 B. 著名“瓷都” C. 商业都会 D. 手工工场 6.如图是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影响这一时段工业发展情况的共同因素是( ) A.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 自然经济的发展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 政府政策的支持 7.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1894年前 16 2 0 2 1895—1913年 5 15 5 33 1914—1930年 11 13 40 103 资料来源: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 A. 甲为英国,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减弱 B. 乙为美国,一战前后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C. 丙为法国,一战爆发前在华经济势力最小 D. 丁为日本,甲午战争后侵华势力急剧扩大 8.1937年至1945年,党领导山西根据地开展了“戏剧运动”,比较成功的剧目有李伯钊的话剧《母亲》《村长》,洪荒的《“九一八”的前夕》,还有群众编演的《活捉鬼子兵》等街头剧。它们都善于抓取敌后现实斗争的片段和民众生活中的重要课题。可见,山西根据地的“戏剧运动”( ) A. 开创了武装斗争的新形式 B. 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规模 C. 巩固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D. 弘扬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做法 9. 1954年,王盛烈创作的油画《阅读》(如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该油画体现我国( ) A. 妇女参与国家建设的风貌 B. 已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女性的政治地位迅速提高 D. 贯彻和落实“双百方针” 10.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A. 促进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 深化了体制改革 C. 冲破了思想樊篱 D. 推动了对外开放 11.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论述罗马法的起源:“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